课件编号18993997

2.2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共27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浙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64708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生物,高二
  • cover
(课件网) 奥运冠军陈梦 乒乓球一系列动作的完成都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神经调节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准确? 神经冲动产生的细胞学基础是什么?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第2节 1.阐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及传导机制 2.说明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两侧存在电势差,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静息膜电位 极化状态 “内负外正” 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 在兴奋状态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发生动作电位期间,反极化 在膜上某处给予刺激后,该处极化状态被破坏,称为去极化 “内正外负” 接下来神经纤维又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内负外正状态 复极化,重建膜电位 极化状态 去极化 反极化 复极化 就是动作电位———膜外负电位的形成和恢复的过程 为什么在神经细胞膜上会出现极化状态呢? “内负外正” “内负外正” “内正外负” 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极化状态的形成 1.离子基础 膜外Na+浓度大,膜内K+浓度大 神经细胞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造成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异 2.形成原因 细胞内的有机负离子如蛋白质为大分子,这些大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到细胞外 细胞膜上存在Na+—K+泵,每消耗1个ATP分子,逆着浓度梯度,从细胞内泵出3个Na+,但只从膜外泵入2个K+ 神经细胞膜在静息时对K+的通透性大,膜内的K+顺着浓度梯度扩散到细胞外,但对Na+的通透性小,膜外的Na+不能扩散进来 极化状态———膜外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 当神经某处受到刺激时会使_____开放,于是膜外_____在短时间内顺浓度梯度大量涌入膜内,造成了_____的反极化现象。但在很短时间内_____又重新关闭,_____随即开放,_____又很快涌出膜外,使膜电位又恢复到_____的状态。 钠通道 Na+ 内正外负 钠通道 钾通道 K+ 内负外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a+ 刺激 动作电位产生机理 Na+通道打开 Na+快速扩散进膜内 K+快速扩散致膜外 刺激 去极化 反极化 内负外正 静息电位 内正外负 动作电位 K+通道打开 Na+通道关闭 复极化 问题: 神经冲动又是如何传导的呢? 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局部电流 动作电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a 这个局部电流又会刺激没有去极化的细胞模,使之去极化,也形成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当刺激部位处于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时,邻近未受刺激的部位仍处于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两者之间形成局部电流。 这样,不断地以局部电流(电信号)向前传导,将动作电位传播出去,一直传导神经末梢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大家来找茬: 表示动作电位发生过程示意图的是 ,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的是 。 图A 图B 结合膜电位变化规律分析曲线图 a线段: b点: bc段: cd段: Na+ K+泵活动加强,细胞排Na+吸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水平 静息电位,内负外正,K+外流。 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钠通道开放使Na+内流 动作电位,内正外负,钠通道继续开放 静息电位恢复,钾通道开放使K+外流 de段: 是非判断: (1)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大量开放 (2)轴突膜处于④→③状态,是由于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膜外钠离子大量涌入膜内,形成反极化状态 (3)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 √ √ 巩固练习 1.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