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打枣》这是一首活泼风趣,曲调明快生动的唢呐独奏曲,表现了河北农村人们在劳动时打枣的欢乐情景,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乡土色彩。乐曲以吹奏乐器为主,打击乐器为辅。分为 5个乐段。第一段至第三段由唢呐、咔腔、口弦子分别演奏,三种截然不同的音响效果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通过对比欣赏、多媒体视听相结合,让学生初步认识三种民族吹奏乐器,能够听辨其音色特点及各自丰富的表现力;在第四段速度加快,唢呐、咔腔、口弦子每种乐器演奏一句,这一乐段可以通过音乐游戏巩固并检测学生对三种乐器音色特点的掌握情况;最后一段以极板速度进行,每一个音换一种乐器演奏,频繁的更换乐器,即表现了演奏者的精彩技艺,也表现了乐曲中男女老少在劳动时兴高采烈的情景,把气氛引到高潮。结尾运用咔腔模拟人的笑声,具有 10拍的时值,然后再咔腔的演奏下结束全曲。 教学目标 1.认真聆听乐曲,感受乐曲速度与情绪的变化,分辨音乐主题出现的次数。 2.认识唢呐、咔腔、口弦子,能够听辨其音色特点,理解乐曲中的音乐形象,能用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通过聆听《打枣》这首乐曲,增加学生对民乐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民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民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分辨音乐主题出现的次数,听辨出乐曲中演奏乐器的不同音色特点,理解乐曲中的音乐形象,能用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棒、钢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乐曲,完整感知 1.学生初听全曲,谈感受。 2.复听乐曲,利用打棒,感受速度的变化。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乐曲的速度是如何发生变化的,给你带来的情绪又有什么不同 3.播放音乐,跟着老师的声势动作,跟上音乐的速度,感受音乐节拍。四二拍的含义?强弱规律? 4.了解附点节奏,模唱音乐主题。A通过声势动作的变化,学习附点节奏,从了解音的重组,搞清楚原理,到听琴划拍练习,让学生能精准演唱。B用 da模唱音乐主题。 5.(播放课件)根据动态图形谱,感受乐曲分为几个乐段。聆听感受音乐主题出现了几次。 二、分段欣赏 1.视频欣赏前三个乐段,认识唢呐、咔腔、口弦子,感知音色特点。 (1)我们来分段欣赏,先欣赏前三个乐段,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这三个乐段用了哪三种乐器来演奏?并观察它的演奏姿势是怎样的?(播放演奏视频) (2)认识演奏乐器 A唢呐的结构,音色特点。师:观察一下唢呐有哪几部分组成啊 听一听它的声音,它的的音色特点是 高亢明亮。 B认识咔腔与口弦子,对比聆听,感受两个乐器的音色特点。咔腔的音色特点?低沉浑厚;口弦子的音色特点?清脆透彻。 (3)模仿演奏姿势,听辨乐器音色 A欣赏前三个乐段,引导学生用动作区分三种乐器的音色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当听到唢呐的演奏时我们做唢呐的演奏姿势,咔腔呢 口弦子呢 一起来模仿做一做。 B聆听前三个乐段,随音乐模仿演奏姿势,听辨音色。 请同学们认真聆听,一起做动作模仿演奏姿势,注意听辨音色,动作要合上音乐的节拍哦!咱们的游戏开始了。(播放音乐) 2.音乐游戏,欣赏第四乐段. A现在游戏升级了,请同学们分成三组,听到哪件乐器演奏时,相应的小组就起立做自己的动作,看哪个小组反应最迅速,动作能合上音乐的节拍,准备开始。学生体验游戏。 B聆听乐曲,相应的乐器组起身做动作,并听辨、记忆乐器演奏顺序。 3.聆听乐曲第五乐段,感受速度变化。 A聆听第五乐段,感受其变化。 B随视频一起模仿第五乐段演奏姿势,感受笑声是哪个乐器模仿的,笑声一共演奏了几拍?(播放第五乐段演奏视频) 三、完整感受乐曲,表现音乐。 1.乐器音色与人物形象 师:请看,上面是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下面是音色不同的三件民族乐器,你认为哪件乐器的音色适合表现哪个人物,将他们连起来,为什么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