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寒假作业考点过级练--修辞手法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华民族是崇尚劳动的民族,自古以来人们对劳动的赞歌连绵不断,对劳动者充满敬意。于耄耋之年走进稻田查看水稻长势的袁隆平,站在普通的百货柜台而“一抓准”“一口清”的张秉贵,伸出贴满膏药的双手鼓励学生的张桂梅……人们对他们充满了赞美和敬意。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踏上新征程,我们仍然需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接续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在劳动中所体现出的坚守与热爱更是一笔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 他们让我们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才能够创造出来。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倡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思想。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来竹峰寺的头两天,我睡得足足的。从来没那么困过。那阵子心里烦闷,所谓“闷向心头瞌睡多”,有它的道理。山中的夜静极了,连虫鸟啼鸣也是静的一部分。头两天,只是睡。白天也睡。白天,寺院中浮动着和煦的阳光,庭中石桌石凳,白得耀眼,像自身发出洁白的柔光。屋瓦渐渐被晒暖。这是春夏之间。我躺在一间仅有一床一桌的客房的床上,想象自己是个养病的病人,虚弱又安详。多少年没睡过那样的好觉了,像往一个深潭里悠悠下沉,有时睁开眼看看水面动荡的光影,又闭上。睡到下午四点多,实在不好意思了,起来吃了点面条,开始在寺中转悠。这时他们正在做晚课。每个寺庙的晚课内容不尽相同,竹峰寺的不算长,也不短。三个人在大殿里嗡嗡念诵,音节密集,用密集的音节营造出一种小规模的庄严气象来,站门外听,声势颇壮,听不出仅有三人。忽而声调一缓,由慧灯师傅带头,曼声吟唱起来,好听极了。听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我就走出院去,四下闲逛。 说说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引用各有怎样的表现力。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膝关节非常特殊,它由三块骨头构成,大腿骨、小腿骨,髌骨组成。 髌骨是一个相对活动度大,不是特别固定的一块骨头,向里面突出两边的向外翘的v字形结构,它和大腿的股骨滑车区配,当这两个结构完全扣在一起的时候,膝关节使用的寿命比较长,医学上称作髌骨关节的运动轨迹正常。这样的话使用年限比较长,如果运动轨迹不正常,磨损就多。就像高铁的车轮、车轮跟铁轨需要尽量地匹配,减少摩擦力,才能用的时间长。如果不区配,偏斜了,使用寿命就短。 外面的一圈韧带及里面的“软垫”半月板,保障了关节的稳定。半月板起到稳定和填充的作用,能让膝关节活动起来。韧带就像马的“缰绳”,走得慢点时不起作用,走得较快时才起作用。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记得儿时在家塾中读书,最爱夏天的打阵。塾前是一个方形铺石的“天井”,其中有石砌的金鱼潭,周围杂生花草,几个积水的大缸,几盆应时的鲜花,———这是我们的“大花园”。南边的夏天下午,蒸热得厉害,全靠傍晚一阵雷雨,来驱散暑气。黄昏时满天星出,凉风透院,我常常袒胸跣足和姊嫂兄弟婢仆杂坐在门口“风头里”,随便谈笑,随便歌唱,算是绝大的快乐。在这样烦溽的时候,对面四丈高白墙上的日影忽然隐息,清朗的天上忽然满布了乌云,①花园里的水缸盆景,也沉静暗淡,仿佛等候什么重大的消息,书房里的光线也渐渐减淡。突然一股尖劲的凉风,穿透了重闷的空气,从窗外吹进房来,吹得我们毛骨悚然,满身腻烦的汗,几乎结冰,这感觉又痛快又难过;但我们那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