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20817

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第3课能量的转化(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155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3课,能量
  • cover
3.《能量的转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能量的转化进行分析,能够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 3.懂得看似平常的现象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体验到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能针对具体的生活情境,说明能量形式发生的变化,甚至可以多次转化。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活动手册、分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能量的转化 师:在上节课里我们讲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请同学们看图(烤箱烤面包),你知道烤箱工作时需要什么能量吗?电进入到它们的身体里后,变成了什么? 生:烤箱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就能把面包烤熟。 师:其实,能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能量的转化)。(板书课题:能量的转化) 二、实验探究,体验能量的转化 师: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多种能量,那到底一个形式能量是怎样转化成另一个形式能量?下面我们就经过几个小试验来了解一下能量是怎样进行转化。 (一)体验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1.出示牛顿摆。 当将球A拉到一定高度时,球A就有一定的势能。松开球A,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直到碰撞球B,将动能传递给球B,球B又将动能传递给球C……直到球E。球E上升过程中,动能又转化为势能,然后球E向相反的方向摆回,如此循环。 2.飞旋扣子 当人拉紧细线时,人体的化学能转化为细线的势能。然后细线的势能转化为扣子的动能;当人放松细线时,扣子的动能转化为细线的势能(使得细线缠紧)。如此反复,能量不断转化。 (二)体验动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体验活动 快速搓手,人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再转化为热能(手心的温度升高)和声能(听到搓手的声音)。 2.硬币游戏 第一步,将瓶口和硬币放入水中浸湿。第二步,把硬币放在瓶口上,用双手紧紧握住瓶子。双手捂紧瓶子,手的热能使瓶子里的气体受热膨胀,从而推动瓶口的硬币微微跳动,转化为硬币的动能。 (三)体验动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制作简易发电机 (1)在直径为1里面的有机玻璃管上缠绕漆包线,并在线圈两端连接发光二极管。 (2)在玻璃管里放入条形磁铁,用橡皮塞塞紧两端管口。 (3)挥动玻璃管,让条形磁铁在管道内来回移动,观察发光二极管有什么变化。 总结:条形磁铁在管道内来回移动穿过线圈,其实就是不断切割磁感线,产生了感应电流,因此二极管会发光。 2.电动机 电动机通电后,由于内部线圈和磁体磁场的相互作用,使转子转动起来,电能转化为动能。 (四)体验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1.实验活动 (1)在瓶中放入少量小苏打。 (2)倒入白醋后盖上瓶塞(不要塞得太紧),观察变化情况。 总结:小苏打遇到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产生大量气泡,这是化学能;随着气泡不断积聚,瓶塞被顶开,转化成动能。 2.联系实际 用烤箱烤面包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面包的化学能,从而把面包烤熟。 (五)体验能量的多次转化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分析其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总结:划着一根火柴,火柴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点燃酒精灯,酒精灯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三、课堂小结,运用与拓展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重新回顾本课涉及到的实验及其能量转化。结论:生活中,能量的转化有时候是很复杂的,在同一时间,可能会出现多种转化,需要仔细分析。同时,在生活中,还有更多的能量转化情况,大家可以多留心,多分析。 四、作业布置,提升锻炼 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用你喜欢的形式将你设计的能量转化的过程记录下来,可以是图画也可以文字,其中应包括两种能量的转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