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27561

4.4 平行线的判定(第2课时)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5-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12605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平行线,判定,2课时,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4.4 平行线的判定 第2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3 1.使学生掌握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2.能运用所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测、交流等活动,体会利用操作、归纳等方法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4.使学生在参与探索、交流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问题 前面我们学了平行线的哪些判定方法?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思考 还有其他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吗? 如图,已知∠1=∠2,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 A B C D E F 1 2 3 ∠1 =∠2(已知), ∠2 =∠3(对顶角相等), ∠1 =∠3. 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思考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何言 几语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 B C D E F 1 2 ∠1=∠2, AB∥CD.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等,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如图,已知∠1+∠2=180°,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 A B C D E F 1 2 ∠1 +∠2=180°(已知), ∠2 +∠3=180°(邻补角互补), ∠1 =∠3(同角的补角相等). 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思考 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应用格式: 2 b a 1 3 因为∠1 +∠2 = 180° (已知), 所以 a∥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3】如图,AB∥DC,∠BAD =∠BCD.那么 AD∥BC 吗? 解: 因为 AB∥DC, 所以∠1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因为∠BAD =∠BCD , 所以∠BAD -∠1 =∠BCD -∠2. 即∠3 =∠4. 所以 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① 因为 ∠2 =∠6(已知), 所以 ___∥___ ( ). ② 因为 ∠3 =∠5(已知), 所以 ___∥___ ( ). ③ 因为 ∠4 +___ =180°(已知), 所以 ___∥___ ( ). AB CD AB CD ∠5 AB CD A C 1 4 2 3 5 8 6 7 B 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F E 1、根据条件完成填空: ① 因为 ∠1 =_____ (已知), 所以 AB∥CE ( ). ② 因为 ∠1 +_____= 180° (已知), 所以 CD∥BF ( ). ③ 因为 ∠1 +∠5 = 180° (已知), 所以 ____∥____ ( ). AB CE ∠2 ④ 因为 ∠4 +_____= 180° (已知), 所以CE∥AB ( ). ∠3 ∠3 1 3 5 4 2 C F E A D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根据条件完成填空: 【例4】如图,∠1=∠2= 50o , AD∥BC, 那么 AB∥DC 吗? 解:因为AD∥BC, 所以∠1 + ∠3 = 180o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则∠3 = 180o -∠1 = 180o - 50o = 130o . 所以∠2 + ∠3 = 50o + 130o = 180o. 所以 AB∥D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 2 3 A C D B 所以 AB∥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因为 ∠MCA =∠A(已知), 又因为∠DEC =∠B(已知), 所以 AB∥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 DE∥MN(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如图,已知∠MCA =∠A,∠DEC =∠B,那么DE∥MN 吗?为什么? A E B C D N M 解:DE∥MN. 理由如下: 4、如图,已知 ∠1 = 75°,∠2 = 105°,问:AB 与 CD 平行吗?为什么? A C 1 4 2 3 B D 5 F E 75° 105° 1. 如图,点 A 在直线 l 上,如果∠B = 75°,∠C =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