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56679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和配套作业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84次 大小:24752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
    第五单元 一路风景一路歌 一、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3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学会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画出游览路线图,明白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要按游览的顺序写;还可以用上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3.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段,学习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表达,把景物的奇特之处和自己的独特感受写清楚。 4.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 (二)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教材内容: ●精读课文: 1.《海上日出》 2.《记金华的双龙洞》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习作例文: 1.《颐和园》 2.《七月的天山》 ●习作:游 补充资源: 1.《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叶圣陶) 2.《三亚落日》(王唯唯) 1. 能理清几篇课文作者的游览顺序,画出游览路线图,明白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要按游览的顺序写;还可以用上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段,学习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表达,把景物的奇特之处和自己的独特感受写清楚。 3.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 (三)设计说明 本单元是四下第五单元,是习作专题单元。教材选编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精读课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两篇习作例文。这是4篇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游记,分别描绘了海上日出、金华的双龙洞、北京颐和园、新疆天山的美景,读来生动有趣,眼前仿佛出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奇特的想象,初步感受游记的基本特点。 《海上日出》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描绘了海上日出这一伟大的奇观。《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的顺序把游览经过写得清楚明了,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空隙及自己的感受。《颐和园》运用过渡句把游览的顺序写清楚,描绘了颐和园内一处处美丽的画面。《七月的天山》按照骑马游览的顺序,把雪峰、雪水、溪流、原始森林、野花等景物写得生动具体。 这些内容组合在一个单元里,内容主题有很大的相关性,文本之间也有自己的逻辑。前两篇精读课文《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基本体现了游记的基本特点: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如果景物发生可变化,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来写。后两篇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则进一步强化凸显了可以运用过渡句把游览顺序写清楚,同时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先学习《七月的天山》,再学习《颐和园》,因为前面三篇描写的内容都属于自然景观,而“颐和园”属于人文景观。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半命题作文“游 ”,鼓励学生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印象最深的某个地方。因此,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一路风景一路歌”,为了给学生创设基于教材内容的学习情境,确定了“找找课文中的奇观”的任务,展开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的教学活动。 本单元属于习作单元,目标就是“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在学习的过程中,可采用画游览路线图、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圈划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游记的游览顺序,以及对那些景物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 二、情境与任务 (一)学习情境 欣赏海上日出的壮美、金华双龙洞的奇特,发现作家表达独特体验时的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跟着作者畅游颐和园,骑马上天山,了解介绍名山大川、欣赏身边风景时清晰的游踪。回忆游览过的印象深刻的一个地方,画一画游览路线图,写下最独特的那道风景,在自由丰富的想象中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留下一路欢歌。 (二)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 1.任务框架 建议:任务一中两个活动标题,后面的具体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