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59277

【2022新版课标】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苗岭的早晨》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11-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64次 大小:555675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教案,课件,苗岭的早晨,单元,下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第2课《苗岭的早晨》。 【教材分析】 《苗岭的早晨》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第2课欣赏课,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由作曲家陈钢于1975年根据苗族同名口笛曲改编而成乐曲以苗族飞歌特有的旋律音调为主要素材,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族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是整个小学段的中间阶段,对于音乐知识也处在萌芽的好奇阶段,对音乐课充满了兴趣,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和音乐表现活动,但是,音乐鉴赏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即要科学的引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的能力,同时课堂的耐心程度不高,容易激动,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受旋律的优美、欢快的情绪、小提琴的音色特点表达的意境。 (二)艺术表现 能分析曲式结构,并能分辨乐曲三部分的音乐结构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乐曲伴奏 (四)文化理解 通过演唱歌曲,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的音乐的认识和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激发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分析曲式结构和乐器所表现的意境 (二)教学难点: 1、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教师:同学们,早晨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早晨都会做哪些事情?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作品,它的名字叫作《苗岭的早晨》。(书写板书《苗岭的早晨》)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 教师:通过聆听音乐,说一说这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这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那么小提琴大家熟悉吗?小提琴演奏出的声音给你怎样的感受? 预设:回答 教师:小提琴音色优美,干脆纯净,下面再次聆听音乐,感受这首作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由作曲家陈钢于1975年根据苗族同名口笛曲改编而成乐曲以苗族飞歌特有的旋律音调为主要素材,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族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这首作品由几个部分组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全曲由三部分构成。接下来我们聆听第一部分,讨论这段音乐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第一部分是一个较长的引子,由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节奏自由、富有苗族音乐特色的飞歌旋律,把人们引人晨曦初露、山峦起伏、松柏苍翠的苗岭的春色晨景之中下面我们跟琴哼唱第一乐段 预设:哼唱 教师:整体演绎第一部分 预设:表现音乐 教师:接下来我们聆听第二部分,讨论这段音乐的情绪与第一部分有什么不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第二部分你听到了几个主题音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进入第二部分,乐曲转为快速,这部分由两个主题构成。聆听音乐,听听第一个主题的旋律和速度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第一主题是从引子中发展面来的。小提琴吸收了二胡滑音和笛子花舌音等演奏手法,模拟百岛在晨曦中的网瞅鸣瞒,钢琴配合鸟鸣的回声,回荡相随,宛如山林晨曦中的百鸟在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