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课 题 《小螺号》《划龙船》 主备教师 主审人 首席教师 复审人 教学目标 1.能够从演唱形式、节奏等音乐要素中感受《划龙船》中音乐主题的表现,能够体验音乐与生活、自然的交融关系,落实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核心素养。2.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小螺号》,并在学唱歌曲中体会装饰音给歌曲带来的表现作用,表达快乐的心情。 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歌曲《小螺号》 教学难点 体验音乐与生活、自然的交融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光盘学生准备:教科书 核心素养落实点 音乐素养 音乐理解 音乐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 √ √ √ 艺术素养 艺术审美 艺术感知 艺术表现 √ √ √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板块一】聆听歌曲《划龙船》: (10分钟)1.话题导入(1)同学们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端午节)(2)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哪一位爱国诗人?(屈原)(3)在你的家乡端午节有哪些民间风俗?在这一节日许多地方有赛龙舟的民间风俗,你见过吗?今天我们欣赏的是一首安徽当涂民歌———《划龙船》。让我们在歌声中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2.同学们赛龙舟时,船上这么多人怎样才能划得动作一致、整齐?3.请问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听到这样的歌声你想到了怎样的场面?这首歌采用了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划龙船》是一首劳动号子,这种体裁的歌曲往往是“一领众和”,能统一节奏、齐心协力地参与劳动,提高劳动效率。4.随音乐律动,体验歌曲的节奏特征。注意节奏的统一、整齐。5.分组表演。6.表演展示。7.小结: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人们端午节水上赛龙舟的热闹景象。学情1:孩子们对民俗节日很了解,讨论热烈。学情2:分组表演时,兴趣浓厚,但到前面展示时,有个别同学不好意思,动作不到位,课堂氛围稍乱,整体可控。【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难点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们会出现不好意思,羞于举手到前面参与课堂音乐实践,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鼓励并创设情景,带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当中,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不同,感受自然不同,要多听孩子们的发言,理解孩子的想法,适当引导孩子们正确的理解音乐,表达其感受。鼓励小组合作,降低学习、表现的难度,使更多的学生能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当中,体会音乐的魅力及感染力。【设计意图】:安静地聆听音乐,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提高聆听效果,体验乐曲表现的情景及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关注及音乐鉴赏能力。复听主题旋律,探究旋律、节奏要素的特点,听后讨论,并尝试随音乐一起参与赛龙舟。【板块二】演唱歌曲《小螺号》:(20分钟)谈话导入:1.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见过贝壳、海螺吗?2.在此情境中,模仿吹奏小螺号用“wu”或“lu”做发声练习:练习的过程中体会长音的演唱时气息的合理运用。3.聆听歌曲范唱,歌曲可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情绪有什么不同。4.学唱歌曲先学唱第一句的四小节曲调,其他几句可以自学。第二段的曲调可以采用跟琴模唱的办法学习。5.熟练演唱基础上,加上装饰音进行对比演唱,听一听,辨一辨,体会有什么变化,带给你什么感受。6.演唱歌词时要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唱好上滑音和上波音,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使歌曲更有风格、特色。7.表演歌曲。学情1:演唱中,气息不够稳定,不能很好的表现歌曲。学情2:学习过程中,装饰音的掌握和表现有待加强。学情3:表演唱中个别学生对自己的声音不够自信,整体表现力有待加强。【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重点。 在练习中解决音高、音准和演唱技术。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多听、听准再张嘴唱,不要急于演唱,教师讲解长音的演唱方法,鼓励学生尝试并实践感受,再学会歌曲后,进行装饰音的对比聆听,在电子琴的伴奏下,鼓励学生感受表现歌曲,整体掌握歌曲后,鼓励学生以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