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7848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南宋和金的对峙导学案 冀教版

日期:2024-06-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3次 大小:247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9课
  • cover
第9课 南宋和金的对峙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金的建国和灭辽,岳飞抗金的事迹,南宋和金对峙。 能力目标: 培养读书归纳概括能力;分析两宋和议及图示,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提高对比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李纲、岳飞抗金以及北方人民反抗金的压迫是正义的斗争,岳飞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认识到女真族对开发祖国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教学重点:金的崛起和与南宋的对峙 教学难点:讲明白那一时代的民族战争,如何客观看待岳飞抗金。 教学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归纳学习目标性问题 自主学习 1、你认为金能够灭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靖康之难?你认为北宋被金灭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你认为金灭亡辽和北宋之后,进攻南宋是正义的战争吗?为什么? 合作探究 任务一:在抗金事业中,最为突出的南宋名将是( )。 为什么他受到后世人民的永远爱戴? 自主学习 任务二:南宋与金的和议1)发生的时间? 2)签订的双方? 3)和议的内容? 4)宋金和议的影响有哪些? 5)对比48页和54页历史地图,分析与北宋南宋并立的政权有什么变化?你能画出两宋与辽西夏金等政权并立示意图吗? 拓展延伸 你怎样看待两宋时期的和与战?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岳飞诗云“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中的“靖康耻”是指( )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B.西夏和金订立盟约C.金军虏走宋徽宗和宋钦宗 D.宋金和议 2、北宋、南宋与少数民族关系的相似之处是( ) A.对少数民族称臣  B.向少数民族送银两 C.对少数民族割地求和 D.都被少数民族打败后订立盟约议和 金的建立者是( )A完颜阿骨打 B元昊 C铁木真 D耶律阿保机 3、建立金的少数民族是( )A女真 B契丹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4、灭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西夏 B金 C北宋 D蒙古 5、金灭辽后发动对北宋的进攻的目的是( ) A灭北宋B掠夺土地和财富C向北宋索求“岁币”D夺回幽云十六州 6、金兵兵临汴梁城下,领导汴梁军民进行东京保卫战的北宋将领是( ) A李刚 B宗泽 C韩世忠 D岳飞 7、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 ) A玄武们之变 B土木堡之变 C靖难之役 D靖康之难 8、导致“靖康之难”的原因是( ) A北宋统治阶级的怯懦B军队战斗力弱C罢免抗战派将领李刚D朝中无将 9、南宋的建立者是( )A柴荣 B赵匡胤 C赵光义 D赵构 10、南宋的都城在( )A兴庆 B汴梁 C大都 D临安 11、南宋前期的“中兴四将”中不包括( )A刘光世 B韩世忠 C张浚 D岳飞 12、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作者是( )A刘光世 B韩世忠 C张俊 D岳飞 13、岳飞之所以深受后世敬重和爱戴是主要原因是( ) A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B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坚持抗金,符合人民的意愿 D南征北战,战功卓著 14、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澶渊之盟B靖康之难C鄢城大战D1114年宋金议和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中国史纲要》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 (2)材料二中的“和议”给我国造成了怎样的割据局面? (3)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个盟约的内容?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两个盟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