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79457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 唱歌课《无锡景》教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6261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七年级,学期
  • cover
课题:《无锡景》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在音乐课上互动中表现的积极,但是音乐最主要的实践之一就是歌唱,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很多时候只是机械的演唱,对于演唱过程中的力度、速度、节奏都不能很准确的把握。这就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让学生反复聆听感受。另外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没有对流行音乐那么高,所以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江南小调的美,并主动学习。 【内容分析】 本节课题是人民音乐-出卷网-出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唱歌课,《无锡景》是一首以以吴方言演唱的小调歌曲,降B调,2/4 拍,中速。歌曲结构比较规整。此民歌常以歌唱某地风光景物为内容,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还颂扬了家乡的历史、景物、民俗、风情,极具人文价值。 该歌曲具有分节歌的特点,使用的是民族五声调式,起、承、转、合的结构,乐句落音分别是高音“1、5、3、1”,旋律趋于下行。 其中,第一、二、四乐句分为两个短句,第三乐句曲调有所不同。 乐句、乐节中的句读处,常用“呀”“末”等语气衬字,再加上吴侬软语的方言因素,词曲节奏紧密,听起来亲切柔和、耐人寻味。 教学重难点: 学习歌曲《无锡景》,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以及小调的特征,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准确演唱歌曲中出现的装饰音(波音、前倚音)和一字多音以及切分节奏的准确演唱,让学生伴随动作进行深情演唱。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江南民歌《无锡景》,品味江南小调婉转曲折、清丽流畅的特点。 (二)从视觉、听觉激发学生了解、学习小调的乐趣,采用欣赏法、跟唱法、加强体验,以乐动情。 (三)通过对《无锡景》《茉莉花》的了解,让学生在歌曲中寻找小调的韵味,认识波音、前倚音、一字多音、切分节奏等在小调中的体现。 【重点难点】 (一)重点: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无锡景》,学习用方言演唱片段:初步了解小调的艺术特点。 (二)难点:经历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性等探讨的过程,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深化对小调创作风格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生成性导入 师:同学们,请模仿老师即将要打出的一段节奏型(4/4 { X X X X X })。 师:我发现这段节奏型难不倒大家,那视唱呢?请看大屏幕试着唱出PPT中所出示的八小节视唱。 师:视唱有没有问题,边打刚刚的节奏边唱视唱呢?同学们再来试一试。 (生练习) 师:哎,不错同学们,大家高警惕连续边唱视唱边打节奏型两遍,稍后老师会给大家带来惊喜哦。(说着在学生进行的第二遍是教师唱出另外八小节的《茉莉花》旋律视唱) 师:同学们,刚刚发生了什么?刚刚我与大家形成了什么?生:合唱 师:是一个几声部的合唱呢?生:三声部。 师:是的,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就完成了一个三声部的合唱。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刚老师所唱的旋律是什么?生:《茉莉花》 师:大家的反映很快,耳朵也很灵敏,老师刚刚唱的就是江苏民歌《茉莉花》。 那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来一次江苏行,来学习另一首江苏民歌《无锡景》,来细细体会江苏民歌小调的韵味 。 (二)新歌教学 1、初次聆听《无锡景》回答问题: a、歌曲演唱了无锡的什么?景是什么景?除了景还有什么?生:梅园、太湖边、惠泉山,惠山、天下第二泉、茶叶、香片、尼佛店。 b、小调给我们怎样的韵味?生:亲切、柔和、婉转。(师生总结小调概念) 2、(二次聆听《无锡景》第一段,让学生跟着老师画一画这一段的旋律线,歌曲为四句下行波浪线)师:同学们,大家看一下歌曲一共几个乐句?生:四个。 师:大家看一下我们画的旋律线像什么?生:小溪、小河。 师:通过画旋律线我们发现它是一条破浪的,并且是起伏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