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82438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西风的话》 教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4572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
  • cover
人民教育-出卷网-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西风的话》 年级:七年级上册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西风的话》是黄自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歌曲。歌曲以儿歌的形式出现,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同时作者明快地描绘了乡村儿童简单、纯洁的美好心灵,并以此鼓励青少年珍惜时光,憧憬未来!歌曲的曲式为四乐句组成的方正性单乐段,节奏平稳对称,结构自由、前两乐句为句首相同平行乐句,节奏前紧后松,给人宽广之感;旋律流畅,跌宕起伏,变化有致,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展现自我,求知欲浓,已经具有参与意识和交流愿望,获得新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表达感情的方式较之小学阶段有明显变化,因此,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巩固和提高音乐表现力,拓宽视野,增强多元化教育。通过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认识到生活给音乐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课标解读: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形。关注音乐艺术的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点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音乐学科是重视潜效应,不可能立竿见影,实现了过程就达到了目标。通过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动,并适当的运用观察、比较和练习等方法进行模仿,明确了体验和模仿的具体方法,从学生学习角度上去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学会了方法,师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方法,教育价值和效应是潜效应。接触民族风格或地域风格的音乐。本单元选择的是中国民歌及民间乐曲,从内容上说,是学生通过教科书了解的音乐文化视野,也是为了引导他们逐步地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这些作品也具有突出的经典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学会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2.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 3.引导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音乐家黄自的简单生平及历史贡献。 2.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音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3.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把握歌曲的节奏、歌曲中所出现的力度记号,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音乐情感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并用自然、舒展、和谐的声音背唱歌曲《西风的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合作能力,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2.通过聆听、模拟、音乐对比、学生自主表现等,实现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能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完整熟练的演唱歌曲,有感情的表达歌曲意境,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培养学生的聆听音乐、观察乐谱、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音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并能理解旋律中力度的渐弱渐强的变化。 教学方法:欣赏法、听唱式、表演式、创造式、自学与启发引导式、合作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聆听《在希望的田野上》 2.描绘秋天 师: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歌曲中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 (秋季 小麦、田野 ) 师:秋天是个成熟的季节,也是个收获的季节,相信每个同学对秋天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下面就请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