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88673

六《过秦论》复习课件(共199张PPT) 2023-2024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日期:2025-05-05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6294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拓展,语文,中职,高教,学年,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过秦论》 复习课件 复习要点 1.掌握文章重要实词的含义,以及通假字、活用字词、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掌握作者有关知识,理解题目含义。 3.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朝统治者施行仁政的进步意义。 4.掌握文章以史为据,以叙代议,通篇使用对比的写作方法。 课文主旨 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议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用叙事来说理,以史料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2)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文章主旨。 (3)语言上明显带有赋的特点,句式整齐,气势恢宏,错落有致。 (4)大量运用了修辞手法(排比、对偶、夸张),使文章显得活泼自然,生动有力。 写作特点 二、知识积累 1.字音 崤函( xiáo) 雍州( yōng) 窥周室( kuī) 膏腴(yú) 合从( zòng) 陈轸( zhěn) 翟景( zhái) 孙膑( bìn) 召滑( shào gǔ) 逡巡( qūn xún) 遗镞(zú) 漂橹(Iǔ) 鞭笞(chī) 藩篱(fān) 隳名城( huī) 锋镝( dí) 劲弩(nǔ) 氓隶( méng) 迁徙(xǐ) 瓮牖绳枢( wèng yǒu) 墨翟( dí) 猗顿(yī) 赢粮而景从( yǐng) 锄擾棘矜( yōu qín) 谪成(zhé shù) 长铩( shā) 度长絮大( duó xié) 万乘之势( shèng) 铦( xián) 一夫作难(nàn) 比权量力( liàng) 不及中人( zhōng) 蹑足行伍( háng) 2.解释 (1)过秦: 指出秦的过失。过,这里是动词。 (2)蒙故业,因遗策: 遗策,遗留下来的策略。 (3)以致天下之士: 招纳。 (4)西举巴、蜀: 攻取。 (5)叩关: 攻打函谷关。叩,击。 (6)逡巡: 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 (7)制其弊: 困乏、疲惫。 蒙,受、承受。 因,沿袭、遵循。 . . . . . . . . . . . . . 比喻坚固。 (8)振长策而御宇内: 御,驾驭、统治。 (9)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10)藩篱: 篱笆,比喻边疆上的屏障。 (11)百家之言: 言论,这里指著作。 (12)隳名城: 毁坏。 (13)销锋镝: 锋,兵刃。镝,箭头。 (14)践华为城: 踏。 (15)金城: 振,挥动。 策,马鞭子。 . . . . . . . . . . . . . (16)氓隶: (17)中人: (19)锄耰棘矜: (20)铦 : 农村下层民众。氓,耕田的人。隶,低贱的人。 ( 18)揭竿为旗: 一般的人,平常的人。 举。 锄耰,古时的农具。棘矜,用酸枣木做的棍子。 锋利。 . . . . . . . . . . (25)万乘之势: (21)钩: (22)铩: (23)度长絜大: (24)非抗于九国之师; 短兵器,似剑而曲。 长矛。 衡量。 匹敌、对等。 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 . . . . . 2.文学常识 3.文学常识 (1)贾谊,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政论家和文学家,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著名。 (2)《过秦论》选自《新书》,原文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全文详尽地分析了秦国能削平六国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深刻地指出秦亡之速是由于“仁义不施”。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借“过秦’以“诫汉”,希望汉文帝以此为鉴,推行仁政,缓和矛盾,用以维护并巩固西汉的封建统治政权。 (3)战国四公子: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又称“战国四君子”。 三、重、难点分析 (一)文言现象归纳 1.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 “衡”通“横” 战国时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孝公既没 “没”通“殁”,死亡 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