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96715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40232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年,夏商周,变革,社会,国家,早期
  • cover
(课件网) 2024年中考复习专题: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思维导图 世袭制 青铜器、甲骨文 夏 商 西周 东周 分封制 早期国家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诸侯争霸 兼并战争 社会变革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推广 商鞅变法;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经济 政治 思想 大单元知识梳理 1 知识点 夏、商、西周的更替 青铜器 甲骨文 西周分封制 2022年版课标: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夏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____建立夏王朝,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禹 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 夏(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商(约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建立者 禹 汤 周武王 都城 阳城 亳,后迁到殷 _____ 重要事件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商汤灭夏 盘庚迁殷、武王伐纣 实行分封制 镐京 青铜器 概况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司母戊鼎 用途及功能 商朝以后,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典型 代表 _____(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利簋、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等 司母戊鼎 甲骨文 含义 中国_____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刻有文字的甲骨 地位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发现意义 (1)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开始 (2)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商周 商朝 西周 分封制 目的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贵阳2022.13) 分封依据 _____远近和功劳大小 分封对象 宗亲和功臣等 主要内容 (1)“授民授疆土”:将受封者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_____ (2)诸侯权力:具有较大独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诸侯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贵族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血缘关系 诸侯国 西周 分封制 作用 (1)积极: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消极: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埋下了祸根 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 时空观念:诸侯国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通过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早期王朝的奴隶制特点(史料实证) 河南安阳殷墟的墓葬区,目前共发现13座王陵和1 400多个祭祀坑。其中一座商王大墓,殉葬的奴隶有400多个,他们有的和狗、马同葬,表明商朝奴隶地位低下 戴枷奴隶陶俑 史料实证:男俑双手被枷在背后,女俑双手被枷在胸前,反映出奴隶的处境悲惨 大单元素养导向 2 知识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争霸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商鞅变法 老子 孔子 百家争鸣 2022年版课标: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1.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争霸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铁制农具和_____的出现与使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唯物史观:铁制农具的出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牛耕 春秋争霸 主要霸主 _____(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到春秋末期,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