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七年级上北师大版《第五章 第四节 打折销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打折销售》是北京师范大学(版)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的内容。 2.内容分析: 本节课取材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打折问题,通过对打折销售中数量关系的分析,经历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和加深理解,又是今后学习二元一次方程以及函数的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前面几节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并学习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且在小学阶段中对“打折销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学生已具备一些字母表示数,代数式运算的基本能力,但由于学生仅比较了解简单数量关系,复杂的实际问题间的数量关系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学生的基础一般,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但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代数运算基础,积累了一些分析问题的经验,并且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理解售价、标价、利润、利润率、成本价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归纳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普遍联系,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宗旨。从而树立学有所用的数学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热情,实事求是的态度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为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生活服务的,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销售问题,归纳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难点:打折销售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圣诞节、元旦就要到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大商家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你知道商家为了招揽顾客经常采用哪些促销手段? 1.用多媒体展示录制的各商场打折销售图片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在此引用大量商家打折活动图片来引课题能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也更贴近于生活。 一、预习自测 1.打折是怎么回事? 2.你能把下面的“折扣”数改写成百分数吗? 九折 八八折 七五折 3.进价: 售价: 标价: 利润: 利润率: 二、温故知新 1.商品经济中的盈利与亏损。 (1) 利润=_____ - _____; (2) 当_____>_____时,盈利,当_____<_____时,亏本; (3) 商品利润率=_____/_____×100%; 2.算一算: (1)、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价格为 元; (2)、原价100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 元; (3)、进价100元的商品以150元卖出,利润是 元,利润率是 ; (4)、原价X元的商品打8折后价格为 元; (5)、原价X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 元; (6)、原价100元的商品提价P %后的价格为 元; (7)、进价a元的商品以b元卖出,利润是 元,利润率是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简单的问题来回忆成本价,售价,折扣,利润,利润率等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利用启发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老师在此作以归纳,总结。 三、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一):阅读例题,完成填空 1.问题中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等量关系: _____ 解:设每件服装的成本价为x元,那么 每件服装的标价为: ; 每件服装的实际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