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19390

山东美术出版社2019版必修模块美术鉴赏 第三课《生活蕴美 书画寄情》 第二部分内容——中国书法和中国画的密切关系 教案

日期:2024-04-28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61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国,美术,山东,密切关系,画的,书法
  • cover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中国书法与中国画的密切关系 学段年级:高一 课 时:一课时 课 型:美术鉴赏 单元主题:生活蕴美 书画寄情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山东美术-出卷网-2019版的必修模块美术鉴赏的第三课《生活蕴美 书画寄情》中的第二部分内容———中国书法和中国画的密切关系。第三课的前半部分通过欣赏远古时代岩画到玉器、陶器、青铜器,解读了随着物质生产水平发展和文化水平提高,人对自然认识能力和审美文化的一步步发展,解读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演变。第二部分欣赏不同时期的书画作品,发现中国书法和中国画不仅使用同样的工具材料,审美追求上也有共通之处。 ●学情分析:本课面向的是高中一年级学生,通过对中国书法及中国画经典作品的赏析,了解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与中国画在审美意境的追求上是天然想通的;两者在用笔、用墨、章法布局等方面也有诸多相通之处。学习鉴赏中国书画艺术,需要多看经典作品,反复体悟、深入领会。 ●教学目标:通过学欣赏书法作品,了解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与中国画在审美意境的追求上市天然想通的。学习鉴赏中国书画艺术,需要多看经典作品,反复体悟、深入领会。 ●教学重点:两者在用笔、用墨、章法布局等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 ●教学难点:理解书、画是中国文化表达审美追求独特的艺术载体。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容量和课时安排,作为中国独有的两种传统艺术形式,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去认识去理解,学会怎样去欣赏他,了解他,认识她。这个知识点将用一个课时来完成。 ●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设计具备可操作性,能达到教学的实效性,有效促进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将采用的方法是:问题代入法,作品赏析讨论法,小组协作法等。学法上,我的指导思想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得学习方式。具体的方法有资料收集、阅读法、讨论交流法等。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师作品 2、学生准备:课本,笔,本子以及课前准备的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课件播放一段音乐,屏幕显示与课题有关的作品,起到关注的作用。 【导入新课】 作品欣赏赵孟頫的书法作品《洛神赋》和顾恺之的中国画作品《洛神赋》,欣赏并给出问题:“同学们这两幅分别是什么作品?”生回答:一幅是中国书法,一幅是中国画。引出课题:中国书法与中国画的密切关系(板书) 【教学过程】 二、新授 请同学们观看完整版原创《洛神赋》小视频,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这段小动画中能发现那些知识点?哪些关键词?” 总结答案: 1.《洛神赋》—曹植—辞赋 2.《洛神赋》—赵孟頫—书法 3《洛神赋》—顾恺之—中国画 给出一段文字“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宋)一首好诗,会引发鉴赏者的画意想象;一件优秀的绘画作品,会在笔墨、形象中寄托诗的韵律与情怀。中国古代书画家大多能诗善文,他们用作诗的“比”“兴”之思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创作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书画的发展,使中国书画尤其是文人画实现了“诗情”与“画意”的融合。 作品欣赏:王冕的《墨梅图》、郑思肖的《墨兰图》、郑燮的《竹石图》、徐渭的《竹菊图》以及《墨葡萄》图等,总结:优秀的书法往往笔法精湛、气韵天成、诗心旷远,而中国画则作为人格情怀的形象托寄,无论是山上树石还是梅兰竹菊,皆蕴含着“境生象外”的诗意。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甚至简到"零","零"既是白既是空。"计白当黑",空、白是为了"多",为了"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