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教学过程 班级:A区高二 人数:40人 上课教师: 教学内容 “竹竿”舞———绳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了解跳“竹竿”舞创新发展的意义和锻炼的价值。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跳“竹竿”的基本技术动作,发展学生弹跳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能根据歌曲《跳柴歌》节奏开合“竹竿”,动作协调、合拍,培养节奏韵律感;通过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3、心理健康目标:接受传统体育文化的熏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责任感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勇于改革深入研究,并且展示自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体验运动的乐趣和享受成功的喜悦。4、社会适应目标: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能运用跳“竹竿”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了解,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心理素质。 重、难点 重点:掌握和学习跳绳式竹竿舞的基本跳法,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节奏的韵律感。难点:恰当的跳进跳出时机。 教学准备 长跳绳:10根;彩带40条;扩音器1台;易学本6台 安全措施 课前教师检查场地、器材,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提醒,同伴互帮互助。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时间 次数 准备部分准备部分 一、课堂教学常规二、热身活动彩带操练习活动颈、腕、膝、踝关节三、游戏———8”字跳绳 1、师生问好,检查学生着装,安排见习生。2、宣布学习内容和要求3、教师指导进行彩带操练习。游戏方法:学生分2组,每组两名同学摇绳,其余同学进行“8”字跳绳,进行1分钟,看哪个组跳的个数多,哪组为胜。 1、体育委员集合队伍,报告人数。2、在音乐的引领下跟随老师进行彩带操练习。3、进行“8”字跳绳的比赛 1、组织:集合成四列横队。要求:快、静、齐。集中注意力。 2、在圆圈上做热身 3、分两组进行比赛 个数少的组纵跳10次,提前感受一下跳跃 10’ 1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时间 次数 基本部分 一、学习“竹竿”舞1、讲述跳竹竿舞创新发展的意义及运动价值,强调动作节奏,要求及注意事项2、原地拍节奏并练习打绳方法;结合长跳绳进行练习3、提高难度,“井”字跳绳4、学生观看易学本,然后主动探究,创编动作5、展示学习成果6、评价和指导学生的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1、两个手指代表两根竹竿,示范跟着节奏用手指来模拟一下竹竿的开合2、双脚开合(点缩点缩点点缩缩)打节奏3、示范打跳绳的方法 4、和学生一起展示“竹竿舞”5、及时点评,表扬优秀学生要求:和学生互动,有活力、有激情 1、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到练习中2、认真听老师点评3、观看易学本中视频,然后主动探究,创编新动作4、主动展示,认真听教师的点评,学会自评、互评5和老师一起展示“竹竿”舞的跳法要求:团结协作、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分站在教师的两边X X X X ○○○○△○○○○X X X X 4、跳绳练习跳竹竿练习队形:要求:1、节奏分明,并分清楚,落地轻巧,练习中学生互相讨论,力求动作精益求精;2、气氛活跃,情绪高涨:3、注意安全,互相关心 5’ 20’ 4 4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时间 次数 结 束 部 分 调整放松:1、放松练习2、本课小结3、布置课后作业4、归还器材 1、教师引导下放松练习2、教师小结3、宣布下次课内容 1、利用瑜伽做放松练习2、学生畅谈体会与收获 组织:散点圆形站位要求:动作自然放松。 5’ 1 场地器材 易学本6台彩带40条长跳绳10根 预计练习密度 35%–50% 预计运动负荷 135--145次/分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