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46062

16.1 传统生物技术的应用素养提升练习(含解析)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日期:2025-10-1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3721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6.1,解析,下册,八年级,改版,北京
  • cover
第十六章 生物技术 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 对应新课标内容 举例说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3.4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医药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P12】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克隆、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1.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P9】 7.2.6杂交育种、转基因等技术促进了农业发展【P26】 第一节 传统生物技术的应用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食品腐败的原因 1.【教材变式·P106学习活动变式】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烧瓶,同时灌入等量的肉汤,煮沸降温后进行持续观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会同时腐败 B.乙腐败时甲没有腐败 C.煮沸的目的是杀死肉汤中的微生物 D.该实验的变量是肉汤放置的时间 2.(2023广东普宁期末)每到夏季,如果保存方法不当,吃剩的饭菜容易腐败变质。其根本原因是(  ) A.被苍蝇污染   B.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C.食物含水量高  D.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 知识点2 食品保存 3.(2023广西中考)酸奶是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夏天,在家中自制的酸奶,最适宜的保存方式是(  ) A.煮沸杀菌 B.冰箱冷藏 C.脱水干燥 D.高盐防腐 4.(2023北京石景山二模)下列关于食品保存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B.罐头———罐藏法 C.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 D.咸鱼———脱水法 知识点3 发酵食品制作 5.(2023北京延庆一模)发酵技术在我国历史悠久,利用发酵技术可以制作许多食品。下列食物制作过程中没有使用发酵技术的是(  ) A.酱油 B.果酒 C.酸奶 D.果汁 6.(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在生产生活中,细菌、真菌、病毒被人们广泛应用。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 A.醋酸菌———制豆瓣酱 B.乳酸菌———制作酸奶 C.酵母菌———制作面包 D.流感病毒———生产流感疫苗 7.(2023湖南湘潭中考)下列有关甜酒制作过程与原理或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A.将糯米蒸熟———高温杀死杂菌及将糯米熟化 B.将酒曲与糯米拌———接种酵母菌等菌种 C.将糯米饭压实———提供无氧环境,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D.将制作的糯米饭放在温暖处———提供发酵时所需的适宜温度 8.【跨学科·发酵食品制作类】【新独家原创】酱油是人们日常炒菜的调味品,下图为酱油酿造的简要流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步骤②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中的接种 B.米曲霉发酵时需要氧气 C.图示过程中添加的微生物中的真核生物只有酵母菌 D.步骤②能抑制杂菌生长与繁殖 9.【跨学科·发酵食品制作类】(2023四川宜宾中考改编)泡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但食用了腌制不当的泡菜可能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国家规定亚硝酸盐在泡菜中的含量不能超过20 mg/kg)。某校的生物社团的同学们对“食盐浓度对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探究,探究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食盐浓度越高,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越高 B.本实验中能使亚硝酸盐含量一直符合要求的食盐浓度为15% C.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的发酵 D.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10.【跨学科·发酵食品制作类】(2022北京昌平一模)腐乳是我国流传上千年的传统调味品,兴趣小组利用豆腐制作腐乳,过程如图1。 (1)毛霉能够利用豆腐中的有机物生长,因此它的营养方式为    (填“自养”或“异养”),其自身产生的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能被人体吸收的    ,从而使腐乳营养丰富,口味鲜美。 (2)同学们欲制作临时装片对毛霉进行观察,图2中取材方式最恰当的是    (填选项),在显微镜下观察毛霉,如图3,可见其主要由    构成。 (3)培养时,甲组用锅盖盖住蒸笼,乙组用纱布盖住蒸笼,结果甲组没有乙组的毛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