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46451

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课件(共17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14117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3-2024,必修,选择性,编版,语文部,高二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第2课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1.了解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分析文章的论证逻辑,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1.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写作背景:   1962年,一场持久的大规模的全国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起来。1963年,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总结“四清”运动试点经验的小型会议,讨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要求全国各地把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十个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去研究,并且就有关工作订出计划,全面部署,抓紧时机,在不误生产、密切结合生产的条件下,分期分批地有步骤地推行,争取在两三年内全部办到,并力求办好”。   中共中央印发这个文件前,毛泽东同志在前面加写了具有前言性质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一大段内容,提出应当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这一阐述,坚持和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自由阅读课文,同桌合作完成任务: 1.本文写了几部分内容?分清层次 2.每部分的主要是什么?简要概括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论述认识的辩证过程和规律,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联系实际,指明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1.《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头连提三个问题,三个问题关系如何?   这三个问题并不是并列关系,第一个问题统摄全篇,同时包含后两个问题;而后两个问题也是具有针对性的,因为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反的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唯心主义有两种: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它认为在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所谓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即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它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即人的正确思想是自己头脑中固有的。因此,作者提出后面两个问题,并肯定地回答说“不是”,这里包含着对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否定。 三个问题的关系: 2.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   要想证明从实践中得来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必须把它再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因此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一是因为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证明从第一次飞跃中得到的认识正确与否;二是因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也即认识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 3.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什么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   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表现都有一个过程,而人的认识因为受到历史条件和已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即使对已暴露出来的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因此正确的认识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 4.《人的正确思想是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