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23251

5.1植物生长素(共70张PPT3份视频)-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414423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生物,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5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 1 弯向光源生长 视频中植物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位还是成熟部位? 2 3 可能是哪种环境因素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 的形态改变?植株对这种刺激的反应有什么适应意义? 较长时间单侧光刺激 使植株获得更多的阳光,从而通过光合 作用合成更多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幼嫩部位 问题探讨 在_____的照射下,植物_____光源生长的现象叫作_____; 单侧光 朝向 向光性 生命活动调节的普遍模式: 刺———感———响———调节 意义:维持稳态、适应环境 植物的生命活动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问题探讨 4 阅读课本P90-9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总结科学家的实验过程与结论。 达尔文 鲍森·詹森 拜尔 温特 其他科学家 19世纪末 1913年 1918年 1926年 1934-1946年 自变量及条件 实验结论 达尔文 鲍森.詹森 拜尔 温特 请阅读课本P90-92页,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实验材料: 金丝雀虉(yì)草(一种禾本科植物)的胚芽鞘 胚芽鞘 第一片叶 种子 教材P90 1. 达尔文父子的实验(19世纪末)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实验过程: 实验① 实验③ 实验④ 实验② 不做处理 去掉尖端 锡箔罩在尖端 锡箔罩在尖端下方 单侧光 1. 达尔文父子的实验(19世纪末)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实验① 实验③ 实验④ 实验② 不做处理 去掉尖端 锡箔罩在尖端 锡箔罩在尖端下方 弯向光源生长 不生长也不弯曲 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生长 单侧光 1. 达尔文父子的实验(19世纪末)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_____有关 说明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与_____有关; 说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_____;弯曲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伸长区。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该实验的对照组为_____,实验组为_____; ①②对照,自变量为_____, ①③对照,自变量为_____, ③④对照,自变量为_____; ①与③④对照, ① ②③④ 有无尖端 尖端 尖端有无遮光 尖端感受单侧光 遮光部位 尖端 (3)实验结果分析: 1. 达尔文父子的实验(19世纪末)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单侧光 感光部位在尖端 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伸长区 疑问:为什么尖端感光后会影响到下部生长弯曲呢?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4)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是否真的产生了某种“影响”呢? 1. 达尔文父子的实验(19世纪末)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云母片:是一种矿物质,由韵母族矿物质切制而成。因其材料为天然矿制品,具有无污染、绝缘、不透化学物质的特点。 琼脂:是海藻的提取物,溶于热水,再让其冷却得到。物质可在琼脂中扩散而性质不变。 2. 鲍森.詹森(1913年)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实验过程: 琼脂片 云母片 2. 鲍森.詹森(1913年)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琼脂片 云母片 弯向光源生长 不生长也不弯曲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尖端产生的影响能传到下部,为什么能使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匀呢? 2. 鲍森.詹森(1913年)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实验不足: 从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分析,该实验没有遵循的那一刻变量原则,无法排除琼脂片本身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琼脂片 2. 鲍森.詹森(1913年)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黑暗环境 右侧 左侧 3. 拜尔(1918年) ②自变量: 尖端放置的位置 尖端下部弯曲生长的方向 胚芽鞘朝对侧弯曲生长 ①现象: ③因变量: 拜尔为什么要选择黑暗的环境? 排除光的影响,控制变量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黑暗环境 右侧 左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