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24796

6 景阳冈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918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景阳冈,同步,分层,作业,答案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6 景阳冈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晌午(shǎng) 前爪( zhǎo) B.踉踉跄跄(niàng) 一双箸(zhù) C.咆哮(jiào) 迸出(bèng) D.绰起梢棒(chuò) 挨下冈来(ái)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碗筷 哨棒 景阳岗 B.敝开 腰胯 铁锤 C.揪住 迸出 毡立儿 D.踉跄 霹雳 半截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挑三拣四 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 B.损兵折将 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 C.抱头鼠窜 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将下来。 D.晴天霹雳 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4.根据语境,猜测划线词句的意思。 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 A.为什么 B.怎么样 C.假如,假设 5.根据语境,猜测划线词句的意思。 武松一面走,一面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把哨棒插在腰间。(  ) A.木棒形状的口哨 B.一种防身用的棍棒 C.指挥棒 6.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并体会这样用词的好处。 (1)(闪、躲)武松从青石上翻将下来,   在青石边。 (2)(打、劈)梢棒从半空    将下来。 (3)(跳、扑)那大虫翻身又    将来。 (4)(揪、抓)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    住。 7.读课文《景阳冈》,完成练习。 (1)《景阳冈》一文节选自    ,作者是    。课文是按    的顺序来写的,依次写了:   →   →   →   。 (2)本文重点写了武松    和    这两个故事情节,分别可以看出武松    和    的性格特点。 8.读句子,完成练习。 (1)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①这句话是    (动作 语言 心理)描写。 ②“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虽有点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充分体现了武松    。 (2)武松用左手紧紧地    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   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    。 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 ②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9.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大虫”进攻主要有三招:   、   、   。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   ,这样的好处是   。 (2)赏析句子。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这句话运用了   和   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   。 (3)从这段话中你发现武松有什么样的性格?     10.课文《景阳冈》的结尾写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没看过《水浒传》原著的你能猜到武松“挨下冈”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吗?写一写吧。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6 景阳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晌午(shǎng) 前爪( zhǎo) B.踉踉跄跄(niàng) 一双箸(zhù) C.咆哮(jiào) 迸出(bèng) D.绰起梢棒(chuò) 挨下冈来(ái) 【解答】A.正确。 B.有误,“踉踉跄跄”的“踉”应读liàng。 C.有误,“咆哮”的“哮”应读“xiào”。 D.有误,“绰起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