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30327

第25讲:多元文化之亚非文明(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精品专辑)1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87940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年,专辑,精品,复习,一轮,中考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 多元文化 辉煌共生 ———世界古代史模块 世界古代史综述 观点:文明具有多样性。 世界 古代 文明 世界古代史综述 总体特征: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15世纪,展现古代文明的 产生、发展与多元面貌。其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 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连续发展过 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在古代尤为突出。 发展趋势:文明的起源与交融。 两条主线:上古区域文明、中古亚欧文明。  两大文明类型: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与海洋文明(古希腊、古 罗马文明)。 三大世界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九个文明国家: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法兰 克王国(查理曼帝国)、拜占庭帝国、古代日本、阿拉伯帝国。 两种文明交流方式:暴力冲突(如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征服); 和平交往(如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马可·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等) 【唯物史观】和平交流是世界文明交往的主流,应大力提倡各文明之间的和平交往,学习互鉴,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素养热词 单元融合 考点素养 时空观念 知识拓展 感悟真题 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25讲: 多元文化之亚非文明 素养热词 明素养 备热词 1.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日本大化改新,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能够认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在古代、中古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时空史观) “两弹一星”、钱学森、邓稼先、载人航天工程、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屠呦呦与青蒿素、日常生活的变化,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单元融合 教师串讲 古代印度文明 土壤肥沃 水源丰富 原始农业发展 古代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汉谟拉比法典》 印度河流域 种姓制度、佛教 雅利安人入侵 前3100年左右 前1500年 古埃及初步统一 前24C初步统一 两河流域 前6C 佛教创立 单元融合 教师串讲 阿拉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 7C 8C中期 伊斯兰教 646年 大化改新 1258年 阿拉伯帝国灭亡 古代日本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2C 幕府统治 幕府统治 大和政权统一 大化改新 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 推动统一 促进传播 考点素养 考点01 古代埃及 发源地 古埃及文明 发展历程 文明成就 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古埃及初步统一 公元前18世纪图特摩斯三世统治强盛时期,地跨亚非两洲 公元前525年被波斯灭亡 被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占领 太阳历 象形文字 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木乃伊(解剖医学) “尼罗河的赠礼”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人类历史上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古埃及文明并没有延续下来 是国王法老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 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考点素养 阅读材料思考: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增长 了解剖知识,从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古埃及象形文字在19世纪被释读,为古埃及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纪元。古埃及的雕刻和绘画主要以国王和贵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