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30764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5670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3-2024,学年,高二
  • cover
内乡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及考试科目在相应的位置填涂。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选择题(共7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1.2021年是某一文化遗址发现并命名一百周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作为新石器文化遗存的代表,该文化遗址地处黄河流域,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下列古人类遗址与其大致同一时期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1世纪初,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 “井”字形主干道路网络(下图)。“井”字形道路还划分出了祭祀区,其中发现有贵族居住的夯土建筑和包含铜器、玉器的墓葬。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在中华文明的早期 A.先民具有强烈的祖先崇拜观念 B.盛行居葬合一的网格城市布局 C.已经产生一定的城市规划思想 D.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已得到认同 3.据《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卫国的巫师),使(巫师)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王不听,三年,乃流王于彘(地名)。这说明当时 A.国人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B.高度集中的权力受到挑战 C.宗法制分封制走向解体 D.原始民主传统可制约君主 4.春秋时期,齐国统一了今山东北部、河北西南部的诸夏族小国和莱夷等少数民族,今河北东北部的一些小国和令支、孤竹等少数民族为燕国所并,晋国兼并了赤狄、白狄和“伊洛之蛮”等少数民族。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的实施扩大了周朝疆域 B.民族交融加剧了华夷之争 C.诸侯争霸战争推动了民族交融 D.分裂割据引发了争霸战争 5.有学者说:“从政治角度来说,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维护政权的工具;从经济角度来说,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对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快速发展的一种反映;从文化层面来说,这属于一种文化的对抗与交流,也是中华文化体系开始发展完善的标志。”这可以用来说明 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的倾向 B.百家争鸣的出现具有社会必然性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6.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A.社会转型 B.文明起源 C.政权分立 D.国家产生 7.有学者指出,秦统一以前,“中国”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无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据此可知,秦的统一 A.巩固了大一统的体制 B.促进了疆域的不断扩展 C.避免了分裂割据现象 D.有利于国家认同的构建 8.秦朝的贵族等级体制沿袭自商鞅变法,分二十级,最高等级的彻侯以一县为食邑,可以在封地内置吏;第十九级的关内侯虽有食邑、封户,却只能“衣租食税”;更低等级的爵位仅享受岁俸,不领有封地和人口。汉初除增加王爵外,与秦朝大体相同。秦汉贵族等级体制 A.束缚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迎合了中央集权的潮流 C.弥补了官僚体系的不足 D.增进了统治阶级的团结 9.传统观点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是因为横征暴敛,引发农民起义;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实行“焚书坑儒”的思想文化专制;又有学者指出,秦朝在关东地区实行高压强硬的政策是其覆亡的重要原因。据此可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