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计划,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继续开展以学案导学、课堂教学五环节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对数学有较高的兴趣,求知欲强,好胜,特别是七(4)班,基础扎实,学习努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提升,拓展与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七(3)班相对来说,有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特别有部分女生,接受能力比较弱),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方程的思想,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一次方程组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掌握多边形,学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等几何知识,积极引导学生演绎几何推理、学会几何图形的动态变换。 2.能力目标: (1)注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德育渗透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培养创新精神。 (2)学会对具体情境中较小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方程、整式,分式刻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培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和提出疑问的能力,运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能力。 (4)培养参与探究能力,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的对策。 (5)培养表达、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辨证思想。 (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善于质疑,勇于探究。 (3)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新课程标准,集体备课,继续探讨学案的设计,每节课的关键点和教学方法,落实课堂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认真批改作业。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力求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五、教学进度 第六章 2月24日———3月15日 第七章 3月16日———4月05日 第八章 4月06日———4月20日 期中复习及考试 4月21日———4月30日 第九章 5月01日———5月15日 第十章 5月16日———6月5日 期末复式及考试 6月5日———6月25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