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31668

河北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年联考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74231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北省,联考,解析,版含,PDF,试题
    2023一2024学年度高二开年联考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字母;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C-120一16S-32Fe一56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起还原作用 B.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可导致温室效应 C.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D.“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 2.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64gS,和S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1L1mol/L的盐酸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D.56gFe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3.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IO,>HBrO>HCIO, B.原子半径:Na>S>O C.碱性:KOH>NaOH>LiOH D.金属性:Na>Mg>Al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常温下pH=2的溶液:Na+、Fe+、C、NO B.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HCO5、Na+、SO、CI C.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NHt、Na+、C1、NO D.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SCN ③第1页(共8页) 5.下列实验方法不宜用于完成实验日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确认Fe(OH),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用可见光束照射 B 确认铜与浓疏酸反应生成CSO, 向反应后混合液中加水 C 确认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 向反应后混合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D 确认C1:无漂白作用 将有色纸条放人充满干燥C12的集气瓶中 6.某煤炭化工公司采用氨法脱硫法来脱去尾气中的SO2,反应机理如下: ①2NH3(g)+2SO2(g)+H2O(g)一(NH)2S2O5(s) ②2NH(g)+SO2(g)+H2O(g)一(NH)zSO3(s) NH;(g)+SO2(g)+H2O(g)-NH,HSO:(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②③均属于固氮过程 B.反应①②③均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C.(NH4)zSO,经氧化后生成的(NH:)2SO,可用作氮肥 D.NH,HSO;受热易分解生成有毒气体 7.HPO2是精细磷化工产品,工业制备原理如下: (I)2P4+3Ba(OH)2+6H20—3Ba(H2PO2)2+2PH3个 (Ⅱ)Ba(H2PO2)2+H2SO4—BaSO4+2HPO2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反应I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HPO2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 C.在反应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1:1 D.在标准状况下生成2.24LPH,同时转移0.3mol电子 8.如图是硫元素价态与含硫元素物质类别的二维坐标图,其中b、c、d、e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硫原 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 +4 0 2 单质氧化物酸盐物质类别 A.j和e反应生成a B.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d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 D.f一定能与q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第2页(共8页)2023一2024学年度高二开年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C解析:铁粉可以消耗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起还原作用,A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但是人类大量排放二 氧化碳会导致保温效果过强,引起温室效应,B正确:若从海水中提取淡水,则只需蒸馏即可,C错误:“取碱浣衣”中的“碱”是碳酸 钾,D正确 648 2.A解析:常温下64gS,和S,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2g'aXN、mol=2VAA正确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不可用 22.4Lmol计算,B错误:HC1为强酸,在水中全部电离,盐酸中没有氯化氢分子,C错误;Fe与足量Cl2反应生成FCl,所以56g Fe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应为3NA,D错误。 3.A解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