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37078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前211----220)复习课件(共40张PPT)--2024届高考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162978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复习,秦汉,40张,上册,纲要,历史
  • cover
(课件网)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的建立与巩固 (前211--220) 核心概念 政治: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三公九卿 郡县制 文书制度 乡里制度 汉承秦制 文景之治 郡国并行 王国问题 七国之乱 推恩令 刺史制 西域都护府 内外朝(中外朝)尚书台 察举制 征辟制 外戚宦官专权 党锢之祸 经济: 精耕细作 自耕农 编户齐民 盐铁专卖 田庄经济 屯戍政策 丝绸之路 思想:黄老之学 董仲舒新儒学 大一统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春秋决狱 文化:《史记》《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九章算术》 《周髀算经》 问题:对照两幅地图,有何变化? 1.背景:(1)客观条件:大势所趋。 ①经济:封建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加强; ②政治: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③文化:各民族初步融合,华夏认同加强。 (2)主观条件:秦国强大。 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②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③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 ④远交近攻的策略得当。 天时 地利 人和 问题2:根据材料简述秦统一的过程 前230年灭韩 前221年灭齐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2)开疆拓土: ①南征百越,加强对云、贵西南夷的控制。 ②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临洮-辽东) 前221年,定都咸阳 (1) 统一过程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问题3:依据材料分析与早期国家相比,秦朝建立的国家有何蜕变?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 为中国版图之确立 “百代皆行秦政制”,“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套官僚体制,是世界上出现的最早、最完备的官僚体制,开创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基本模式。 ———《中国通史》 为中国制度之创建 在此之前,中国实际上是分裂的,所谓“诸夏”或“中国”,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无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更重要的是,“大一统”观念由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各民族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 ———邹纪万:《秦汉史》 为中华民族之形成 核心突破: 秦帝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国家制度的进步已经完全摆脱和超越了以血缘与地缘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早期国家阶段,而发展到以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为主要存在形式的成熟国家时代。 ———黄牧航 国家管理(措施) 中央与地方: 皇权与相权 内地:收权-- 行政、财政、兵权等 边疆:设机构、派官员、和亲、边贸等 收权 限制 转移 废除 作用: 维护国家统一 有利于经济发展 提升国家管理能力 提高行政效率 选拔人才 考核、监督官员 血缘--军功--道德才能(孝)门第--能力 体系越来越完备 政治: 经济:小农经济为主 重农抑商 土地制度 户籍制度 税收制度 思想:儒家思想为核心,外儒内法 民族:民族融合 民族认同 外交:藩宗体系 睦邻友好 二、国家治理:中央部门(皇权与相权) 秦: 政治上: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太 尉 奉 常 皇 帝 御史大夫 丞 相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百官之首,辅佐皇帝 掌军事(虚衔) 副相,监察百官 执掌中央和宫廷各项要务 A、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加强君主专制。 西汉:政治上: ①中央:中外朝制度———设立中朝,架空相劝,加强皇权 皇 帝 加强皇权 尚书令 侍 中 给事中 中朝:决策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外朝:执行 架空相权 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 (尚书台) 东汉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代,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