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37657

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4.2 比例的基本性质(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3000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格式,性质,基本,比例,单元,目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例1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以及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比例等四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2.学习者分析 经过五年多数学知识的连续学习,以及对学生数学兴趣和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和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该年龄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慢,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好动,缺乏踏实,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因此,在本节课上,应加强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理解概念,灵活应用,为今后解比例和正反比例的教学打下基础。 3.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间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有序思考、变与不变的思想,发展推理意识。 (3)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发展自主参与知识探究的意识,体会探索规律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比例各部分间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课件出示: 1.什么是比例? 2.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12∶20和9∶15 2∶10和1.6∶8 师:独立完成,然后汇报。学生活动1 回顾比例的意义,完成练习题,汇报结果。活动意图说明: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比例的意义相关知识,唤起已有知识经验,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环节二:探究比例各部分名称。教师活动2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39第一段文字,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和内项。 2.让学生说一说2.4∶1.6=60∶40的内项和外项。 3.提问:如果把上面的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这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2 1.阅读指定内容,了解比例的项、外项和内项。 2.在2.4∶1.6=60∶40中,1.6和60是内项,2.4和40是外项。 3.小组交流讨论,明确比例写成分数形式,2.4和40仍然是外项,1.6和60仍然是内项。活动意图说明:以学生自学、小组交流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弄清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理解能力。环节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活动3 组织学生计算例1中两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 (1)2.4 : 1.6 = 60 : 40 (2) 让学生比较计算结果,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组织学生举例验证自己的发现。 小结归纳。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2)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a、b、c、d均不为0 (3)四个不为0的数,如果其中两个数的乘积和另外两个数的乘积相等,这四个数就可以组成比例。学生活动3 1.计算。 (1)2.4:1.6=60:40 外项积:2.4×40=96 内项积:1.6×60=96 (2) 外项积:3×15=45 内项积:5×9=45 2.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3.小组交流举例验证。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计算和小组讨论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了学生思考、合作、交流和总结的能力。环节四:当堂检测。1.基础性作业。 (1)完成教材P39做一做。 (2)完成教材P41练习八第4、5题。 2.发展性作业。 选一选。 (1)若a:b=3:4,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3a=4b B. a:4=3:b C. b:4=a:3 D. (2)已知a:b=c:d。如果把a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比例成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