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作业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C D B A D C D D B B B C B A 1. A 【解析】据材料可知,春秋后期,私营工商业发展,不少工商业主聚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说明“工商食官(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格局逐渐被冲破,故选 A 项;重农抑商政策指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如临淄,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指国君无不平等对待大商人,与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被打破无关,排除 D项。 2. B 【解析】据材料“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可知,画像石中描绘了男女多人制作推车的场景,在制作中有专门负责监督的人,体现了强制性劳动的生产特点,符合东汉庄园的生产模式,故选B项;该画像石中的手工业生产有多人协作,有专人负责监督生产,故不属于家庭手工业生产模式,排除A 项;画像石中展现的是庄园中手工业生产的场景,商品经济发展繁荣体现的是商品买卖,排除C项;该画像石属于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排除D项。 3. C 【解析】据材料“荒田亦有公、私之分。公荒田借耕,九年还官;私荒田借耕,三年还主。公荒田可以用于授田,私荒田不能用于授田”可知,“公荒田”归封建政府所有,可以用于“授田”,“私荒田”归个人所有,可以“借耕”但是不能用于“授田”,可见唐朝政府对土地私有是承认的,故选C项;土地私有的合法化有利于政府财政收入的提高,但材料仅涉及唐朝政府对于公田私田的态度及规定,没有明确具体的税收制度内容,故“试图调整生产关系以增加财政收入”与材料不符,排除A 项;土地资源配置亦称土地资源分配、布局和对土地资源的选择,是指人类社会将相对稀缺的土地资源在不同用途间进行权衡并最终确定用途的行为,中国古代民间土地资源配置以土地私有为主,故“政府对民间土地资源配置占主导”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政府对于土地私有的承认客观上会有利于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但材料仅涉及唐朝政府对于公田私田的态度及规定,没有明确具体的租佃关系发展的具体表现,故“旨在促进封建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4. D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1000—1080年宋代钱币发行量总体上大幅上升,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对货币的需求大增,故选D项;通货膨胀需要考虑供求关系、物价水平等多种因素,单纯的货币发行量与通货膨胀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A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宋代货币的发行来源,只是单纯强调货币发行量很大,排除B项;跨区域长途贩运发达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材料中的货币主要用于一般的商品交易,排除C项。 5. B 【解析】桑、蚕丝、鱼等与商品经济紧密相关,“桑基鱼塘”模式有利于活跃市场,促进太湖等地区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鱼类一直是江南地区饮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丰富”相悖,排除A项;“改变”用词绝对且不合题意,排除C项;“桑基鱼塘”是混合经营,非规模经营,排除D项。 6.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银代役”法有利于放松工匠与国家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打破政府对工匠技术的垄断,促进工匠技术的自由流动,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选 A 项;材料并未说明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措施,无法体现“重农”,排除B项;明清时期废除匠籍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社会生产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