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54981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622183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课,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 之治”到“开元盛世” 隋唐帝国在其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表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不仅达到中国历史上的新高峰,就世界范围来看也称得上最富庶、最文明的国度。 ———张帆《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乱中取胜 太原起兵 长安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公元420年 公元589年 南北朝 公元618年 隋 唐 公元 907年 ①唐朝建立:在隋末农民起义中,太原原守官_____起兵反隋。隋炀帝被杀后,他于____年建立___朝,定都____,逐渐统一全国。 ②“贞观之治”:唐朝第二个皇帝_____即位,不久改年号为“_____”,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 任务一:根据视频内容与左图信息,完成填空。 李渊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618 唐 长安 李世民 贞观 唐太宗 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斗米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贞观初年,洛阳以东至沿海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卷二)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 李世民 对比两则材料不同的社会状况,概括贞观之治的特征。 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 生活改善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材料1:“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教材P10《知识拓展》 材料2:唐太宗曾问魏徵什么是明君,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教材P7《相关史事》 材料3: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骨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教材P8《材料研读》 原因一:用人唯贤,不拘一格。 原因二: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原因三:以史为诫,以民为本。 任务二:根据材料,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魏征(580-643) 房玄龄(579-648) 杜如晦 (585-630) 房谋杜断 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②戒奢从简; 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中书省 原因四:承袭隋制,革新完善。 三 省 六 部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原因四:承袭隋制,革新完善。 唐朝的革新措施包括: 领域 内容 政治 ①完善_____制;②制定法律,减省_____;③增加_____考试科目,_____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 减轻人民的_____负担,鼓励发展_____。 三省六部 刑罚 科举 进士科 劳役 农业生产 中书省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贞 观 | 唐太宗李世民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 武周 武则天 开 元 | 唐玄宗李隆基 初现繁荣 持续发展 空前繁荣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继续劝课农桑,开创殿试和武举选拔人才。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二、女皇帝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二、女皇帝武则天 骆宾王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以下材料体现了武则天怎样的治国方略? 爱惜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继续推行贞观时期的政策 史称武则天是“僭于上而治于下”,高宗即位之初,全国共380万户,到武周末年,已增加到615万户。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二、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 三、“开元盛世” 唐玄宗 李隆基 开 元 盛 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