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55872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28张PPT)--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04458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一轮,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
  • cover
(课件网) 一轮复习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 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程标准: 1.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1840 一鸦爆发 1858 1842 《南京条约》 1856 二鸦爆发 《天津条约》 1860 《北京条约》 1894 甲午中日 战争爆发 1895 《马关条约》 1900 八国联军 侵华 1901 《辛丑条约》 开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清末新政 地主阶级 侵华 加剧 救亡 图存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中国向近代化转型 19C60S-90S边疆危机 瓜分狂潮 时空坐标 一、国家出路的探索 1、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②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代表人物: 魏源 林则徐 徐继畬 《四洲志》 《海国图志》,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瀛寰志略》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内容 林则徐 《四洲志》 魏源 《海国图志》 徐继畬 《瀛寰志略》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收集外国史地知识,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制,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思考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国家出路的探索 1、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1.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 A.睁眼看世界 B.宣传民主共和 C.思想启蒙 D.托古改制 C 拓展深化 对“开眼看世界”的认识 (1)新思想:“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以抵抗西方的侵略。 学习西方尚处于学习“器物”的阶段。 (2)新的表现: ①冲破传统“闭关自守”的禁锢,开始“开眼看世界”。 ②冲破“天朝上国”的思想藩篱,主张“师夷长技”。 ③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首开“向西方学习”之风气。 (3)评价 ①积极: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御侮之策。反映了时代要求,启迪和召唤着后来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②消极: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有其阶级与时代局限性,认识不到失败的根源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主张维护旧的统治秩序;新的思想主张没有触及问题实质,也没有付诸实施,在当时的社会影响有限。 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金田起义”浮雕 (1)背景: ①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②内因: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③直接: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④个人:洪秀全受基督教影响,创立拜上帝会。 “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鸦片战争→自然经济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