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57539

12《祝福》课件(共4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9187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祝福,课件,42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祝 福 鲁迅 一 关于作者 鲁迅(1881—1936),中国伟大的 、 、 。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他第一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周树人 豫才 《狂人日记》 代表作品: 短篇小说集 、 ; 历史小说集 ; 散文集 ; 散文诗集 ;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坟》、《南腔北调集》、《而已集》、《华盖继续编》等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初中我们学过的小说作品《故乡》、 和 等,都是出自《呐喊》,《祝福 》选自 。 《故乡》 《社戏》 《孔乙己》 《彷徨》 二 创作背景   《祝福》创作于1924年,后收入作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止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三 分析情节 内容 鲁镇祝福景象 祥林嫂凄然死去 祥林嫂初到鲁镇 祥林嫂被迫改嫁 祥林嫂再到鲁镇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结局 序幕 顺序 倒 叙 (1-2) (3-33) (34-53) (54-65) (66-111) (112) 倒叙特点及作用 特点:采用倒叙的手法,将结局放在了文章的前面。 作用: 1.从情节看,将悲剧结局放在文章前面,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对读者有一定吸引力。 2. 从效果看,使作品开始就笼罩悲剧气氛 1 祥林嫂之死谁之过? 是谁逼死了祥林嫂? ?谁是元凶??? (鲁四老爷 ? 四婶? 柳妈? 婆婆? 大伯? 鲁镇的人们? …) 2 为什么? 大家讨论 四 分析人物 祥林嫂 关于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 脸色 两颊 眼睛 衣着饰物 性格、精神状态 初到鲁镇 再到鲁镇 临死前 青黄 红的 顺着眼 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安分,虽丧夫贫困,但还有活力, 青黄 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有泪痕,没先前精神 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安分,再丧夫,再受打击,内心痛苦,精神不济 黄中带黑 瘦削不堪 眼珠间或一轮 竹篮内: 空的破碗, 长竹竿: 下端开裂 消尽了悲哀的神色,对生活已经绝望 肖像 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它的眼睛。 ———鲁迅 找眼睛 初到鲁镇——— 顺着眼 再到鲁镇 ——— 顺着眼, 眼角带着泪痕 讲阿毛的故事——— 直着眼睛 听了柳妈讲阴司的事— 两眼围着黑圈 捐 门 槛——— 眼光分外有神 不让参与祝福——— 眼睛窈陷 行 乞——— 眼珠间或一轮 论特点 安分 安分, 痛苦 痛苦 迷茫 又有希望 深受打击 绝望 麻木 内心恐惧 人们嘲笑她额上伤疤— 瞪着眼 痛苦隐忍 直着眼睛 初到鲁镇时的表现 勤劳善良 面对再嫁 逃 撞 反抗 讲阿毛的故事 对四婶 对大家 捐门槛 反抗 问灵魂的有无 矛盾挣扎 痛苦 自责 反抗 善良 麻木 空虚 言行 善良的祥林嫂 以为辛勤劳作能安心生存 以为丧夫失子能博得同情 以为捐得门槛能减去罪孽 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 ———亚里士多德 你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抗争 这种抗争的实质是什么 逃 躲避被卖 撞 不愿二婚 “从一而终”的封建观念 捐 向封建迷信低头 总结: 抗争是自发的,认识是错误的。 越抗争越表明她受封建思想影响之深,封建礼教与迷信在祥林嫂头脑中根深蒂固,落后与愚昧仍然是祥林嫂性格中相当突出的因素. 人物形象———祥林嫂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至被旧社会所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