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58021

【大单元整体教学】1.6它们去哪里了 单元教学规划+课时课件+课时教案

日期:2024-05-1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48724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教学,课时,整体,它们,哪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课时《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实验现象初步认识“溶解”。 科学思维: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 探究实践: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态度责任: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 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1.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总结出不同物体在水中的变化情况。 评价量表1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星等 认识三种物体:盐、红糖、小石子 1.能说出三种物体的名称,得1颗星;2.说出每种物体的特征,得2颗星。 ( ) 把三种物体分别放入水中 把盐放入水中:说出操作过程,得1颗星;说出实验结果,得2颗星。 把红糖放入水中:说出操作过程,得1颗星;说出实验结果,得2颗星。 把小石子放入水中:说出操作过程,得1颗星;说出实验结果,得2颗星。 2.研讨,总结出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 评价量表2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星等 研讨:水的其他特征 能总结出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小石子放入水中不会“化”,得1—2颗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溶解现象,得2-3颗星。 ( )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1.故事导入 科科今天又追着妈妈问问题了,你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 科科昨天看了一本书,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课件出示故事《驮盐的驴》 科科问妈妈:“妈妈,驴子背上的盐是怎样被水溶解的呀?外婆说得对吗?” 妈妈点头应了一声,“外婆说得非常正确。” 科科若有所思,“水有这么大的作用呀!” 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水有什么作用?谁来说说看。 生举手回答 (预测:洗脸、喝水、做饭、洗澡、浇花、洗衣服、洗菜……) 师小结: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水的作用,一起想一想,和大家说的一样吗? 课件出示 师小结:正像同学们说的一样,水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所以水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今天我们要研究水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你不是想知道故事中外婆说得正确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揭示主题:它们去哪里了 通过故事导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通过对上节课的回忆,再一次了解水的作用,为后续学习物质放入水中是否会发生变化做铺垫。 学生通过故事情境初步了解盐在水中会消失,同时产生疑问“为什么”。 复习水的重要性。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盐、红糖和小石子在水中的变化 1.情境引入 师过渡:通过我们了解水的用途,我们知道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那你知道吗?水还有一个本领,可以加很多东西进去。比如妈妈做汤时,会放一些佐料在水中,使汤更加鲜美。 课件出示 师问:类似的情况,你还见过哪些?都是在哪见的?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 (泡茶水、洗衣粉、冲奶粉等)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里有的同学提到了溶解这个词,溶解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成物质在水里消失,或是“化”了。 师问:那是不是所有物质放入水中,都会化呢,都会被溶解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证明一下。 2.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 课件出示 师:这三种物质就是我们实验需要用到的。 聚焦问题: 师问:如果我们把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水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食盐、红糖和小石子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步骤一:放入前,先观察 师:下面我们开始准备实验。实验前,我们还需要做一步重要的工作,就是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