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重整河山待后生》《蝶恋花·答李叔一》《荔枝颂》教学设计 课题 《重整河山待后生》《蝶恋花·答李叔一》《荔枝颂》 单元 1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曲,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是根据著名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说《四世同堂》改编而成。它再现了老舍笔下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饱受欺凌和苦难生活情境与奋起抗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生动地描绘了旧北京某一家四代人的不同生活侧面。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是20世纪50年代末弹词艺术进入创新高潮时期根据唱词进行谱曲的第一个成功范例。用毛泽东诗词谱。后,更是传遍大江南北。粤曲《荔枝颂》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的代表作,该曲结合了叫卖调与粤剧的腔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学生们虽喜欢音乐,但仅限于听流行歌曲,对说唱戏曲不感兴趣,长期形成的这种观念,给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我主要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上和音乐作品的选择上下功夫,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备学情的时候会思考哪些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哪些活动能让学生乐意参与,用什么方式调动学生的展示积极性,成为课堂的亮点。 学习目标 1、学会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初步掌握用京韵大鼓的演唱风格来演唱。萌发对粤曲的兴趣和对粤曲艺术家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地方文化的情感。2、通过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知道我国南北有代表的两种说唱音乐———南方弹词的主要特点。通过欣赏粤曲《荔枝颂》,让学生初步感知广东粤曲的特点。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摘荔枝和卖荔枝时的快乐情绪,激发学生用体态动作去尝试粤曲表演。3、感受京韵大鼓的韵味,能模仿唱出《重整河山待后生》的前两句。聆听《蝶恋花·答李淑一》和《卖荔枝》,初步感受苏州评弹和粤曲的不同音乐风格,体验两种音乐独具特色的意蕴。 核心素养 审美感知:能够在欣赏和演唱的基础上,乐于感受、体验、理解说唱音乐和京剧唱腔的艺术魅力;了解说唱音乐的种类。艺术表现:通过欣赏与模仿演唱,体会说唱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创意实践:通过聆听与赏析音乐,对比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特点的不同,加深对说唱音乐的体验与感知。文化理解:聆听京韵大鼓代表曲目,初步了解我国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感受体验唱段中所表现的革命家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 通过聆听与赏析音乐,对比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特点的不同,加深对说唱音乐的体验与感知。 难点 感受说唱音乐的艺术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四世同堂》的剧照,引出课题。 你看过电视剧《 四世同堂》吗?你知道《四世同堂》原文学作品的作者是谁吗 作品主要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作品欣赏:教师播放视频并讲解———《四世同堂》作者老舍,讲述的是1937年“七七”事变,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北平城,四世同堂的祁老太爷一家的故事。作品介绍:《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其旋律激愤、高亢、悲壮,节奏自由;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在她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创立了富有特色的“骆派”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的新生面,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高峰。京韵大鼓: 流行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主要用鼓来伴奏,由演员边打鼓边演唱,再加上三弦、四胡为伴奏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