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73765

1.3《庖丁解牛》同步训练(含解析)统编版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324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庖丁解牛,同步,训练,解析,统编,必修
  • cover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庖丁解牛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之踌躇满志 B.若如前为寿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羊易之 D.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善刀而藏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刀而藏之 善:揩拭 依乎天理 天理:天然的道理 B.技盖至此乎 盖:同“盍”,何、怎么 乃中《经首》之会 会:音节、节奏 C.刑于寡妻 刑:同“型”,做榜样 合于《桑林》之舞 《桑林》:祭祀活动 D.因其固然 固然:本来的结构 族庖月更刀 族:高明 二、文言小题 3.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合于《桑林》之舞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③技经肯綮之未尝 ④良庖岁更刀,割也 A.①③相同 ②④相同 B.①③相同 ②④不相同 C.①③不相同 ②④相同 D.①③不相同 ②④不相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奏刀然,莫不中音 B.因其固然 C.虽然,每至于族 D.所见无非牛者 三、语言文字运用 5.下列各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A.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B.虽然,每至于族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经典《老子》又称《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 B.“亚圣”即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保民而王,我们熟悉的“明察秋毫”“揠苗助长”等成语均出自《孟子》。 C.《庄子》又称《南华经》,其书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其中《庖丁解牛》一文出自《庄子》外篇。 D.《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仅存五十三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捉摸的工作态度。《庄子》中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道也,进乎技矣”。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无论是大飞机、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两弹一星”等的设计与制造,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发扬与继承,也都离不开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我们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劳动者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7.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反复捉摸 B.游刃有余 C.迫在眉睫 D.因循守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