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90371

《9.1原子》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0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12769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9.1原子,同步,练习,解析,2023-2024,学年
  • cover
《9.1 原子》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 C.pm2.5指的是直径小于2.5nm的微粒 D.若可见光的频率约为5×1014Hz,它的波长为0.6×10-6m 2.关于微观粒子的发现与提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子是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的 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的 C.质子是由查德威克发现的 D.夸克是比中子、质子更小的微粒,是由盖尔曼提出的 3.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都是实心球体;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是“世界是物质组成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微观领域不懈地探索着。下面关于微观粒子的尺度最小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原子核 D.质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铝、陶瓷都是很好的导体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自由电荷很少 C.半导体材料适合用来进行远距离输电 D.原子核带负电,电子带正电 6.对原子核的一些说法,观点错误的是(  ) A.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核外运动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其电荷量跟电子电荷量相等,中子不带电 C.质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中子和质子的质量几乎相等 D.中子和质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原子核十分牢固 7.绚丽多彩的极光现象是太阳带电粒子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与大气分子相互碰撞而产生的。下列微粒中,不会引起极光现象的是(  ) A.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8.在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中,被比喻成“行星”的是( ) A.电子 B.质子 C.原子 D.中子 二、多选题 9.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历史的是(  ) A.托里拆利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成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第一人 B.阿基米德受澡盆的水溢出启发,解开了王冠并非由纯金制成之谜 C.亚里士多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并制作投石机 D.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原子内部有带负电的电子 C.电子、原子、病毒是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列的 D.灰尘是很小的分子,所以分子用肉眼可以看见 三、填空题 11.“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原子组成中带负电的是 ;在原子、中子和原子核中,尺度最小的是 。 12.如图所示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 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周围有带负电荷的 绕核运动。 13.中华古诗词源远流长。《春山夜月》是唐代诗人于良史的作品,诗中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月在手”是光的 现象。摆弄山花,馥郁香气溢满衣衫说明了 。 14.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是 现象;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 力。 15.人类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的是 ,它的发现说明了 是可分的。原子核是由带 的质子和不带电的 组成 16.请按物理研究的方法将以下四项归类: (1)两个电阻并联时,可用并联的总电阻来代替两个电阻; (2)将撬棒抽象为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3)在研究光的传播时,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 (4)在研究物体受到几个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