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93407

【核心素养目标】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课件 (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46972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5张,必修,语文,高一,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语言建构与运用: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反复诵读中领悟人物性格及心理特质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选文的结构、表达,初识《论语》的艺术魅力,理解文中深层的哲理性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汲取孔子儒家思想养分,关照现实,追求理想,塑造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积极入仕。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汉武帝之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孔子 作者介绍 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论语 作品介绍 55岁时,孔子对鲁国国君感到失望,带着自己的弟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此后14年中,孔子去过卫国、陈国、宋国等国家,经历了羞辱、冷遇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但是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背景介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坐 人物介绍 子路(比孔子小9岁):姓仲,名由,字子路。 曾皙(比孔子小20多岁):名点,字皙,曾参的父亲。父子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冉有(比孔子小29岁):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比孔子小42岁):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注意四个人的顺序和在文章中不同的称谓。 陪长者闲坐 (臣子对国君、晚辈对长辈) 这样的语境就容易使气氛和谐融洽,师生平等、轻松自由,弟子们能各抒己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坐 文本分析 姓 古人的称呼 名 字 号 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供长辈和自己称唤。 古代男子成人(20岁)、女子成人(15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晚辈和平辈称,表尊敬 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号往往即兴而起,不一定和名之间有联系。但号往往用一些漂亮或高雅的字眼,因此号又俗称雅号。 姓本是整个氏族的称号,表明一种血缘关系,留有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 2.用于介绍或作传。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引申思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在尊长近旁陪坐 你们平日说 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疏通文意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有军队来攻打他 泛指饥荒 治 等到 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微笑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