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20731

8-1《荷花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0-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6778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荷花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
  • cover
战争中的诗意 ———《荷花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细节描写,概括人物形象。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情感及主旨,赏析作品风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小说体现的乐观精神和爱国精神。 一、情境导入 一问:战争是一个让人思考、让人感悟的名词,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中的正义与邪恶。 列举有关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提问):血肉横飞、血污泪痕、枪林弹雨、硝烟烈火、断壁残垣…… 二问:回想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直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冀中的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谁是最可爱的人》…… 三问:哪里有阴影,哪里就有光,战争题材的作品也有温暖美好的呈现,尝试回忆学过哪些? 《大战中的插曲》《百合花》…… 初中学习过的《芦花荡》,亦是一篇温情之作。 在残酷战争背景下,满眼皆是白洋淀的美丽风光,满纸皆是战胜敌人的乐观高昂。 这是孙犁所著“白洋淀纪事之二”,而作为“白洋淀纪事之一”的《荷花淀》,被誉为“是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 让我们一起进入《荷花淀》,共同探寻她“美”在何处? 二、理情节,描脉络之美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1):夫妻话别(开端) 第二部分(32~61):探夫遇险(发展) 第三部分(62~85):助夫杀敌(高潮、结局) 2.小说层次清晰,但情节发展张弛有度,跌宕起伏,深入文本,进一步细划层次,概括层意,尝试画出情节发展曲线图。 小说以时间为推移,含两条线索,水生嫂们的活动贯串全文的始终,是小说的主线;地区队的行动大都是侧面交代,仅在伏击相会的高潮处交叉,接着又分开进行。小说以青年妇女们的成长结尾,合乎情理,充分显示出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威力,更广泛地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的积极性,说明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使作品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三、赏环境,绘乡土之美 (一)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语段,并思考讨论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小说前3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景物:高升的月亮、干净凉爽的院子、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像雪地和云彩一样洁白的苇席、一片银白的荷花淀、水面的薄雾、徐徐的清风、清新的荷香。 作用: ①环境上,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引出了主要人物———水生嫂,提供人物活动的背景;营造了一种清新欢愉的宁静气氛, ②人物上,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善良温顺的形象; ③情节上,充分展示了荷花淀的美丽富饶和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为后文水生嫂毅然送夫参军、组织队伍、参加战斗等情节的展开做铺垫。④主题:家园美丽一热爱和保卫家乡。 2.赏析文中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片段(学生朗读) (1)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正午时淀上风光的描写:这是“女人们”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一段景物描写,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烘托人物心情开始由忧变喜,推动情节发展,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2)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一场激战前的场景描写,作者运用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