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24481

二《套中人》课件(共36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5-05-06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31633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职,模块,基础,2023,高教,语文
  • cover
(课件网) 契诃夫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契诃夫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 3.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作品中幽默讽刺的手法,品味语言的讽刺意味。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作品主人公典型的社会意义,把握文章的主题。 “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重则削脑袋,轻则上医院。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他不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光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语,简直叫人拍案叫绝。从这位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挂着“一带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鲁迅《风波》),想起只要镇上有点什么动静就忧心忡忡地担心“不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契诃夫《变色龙》)。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领略一下他笔下的另一个典型得让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形象。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法国的莫泊桑 俄国的契诃夫 美国的欧·亨利 莫泊桑:《羊脂球》《漂亮朋友》《我的叔叔于勒》 相关链接 契诃夫:《变色龙》《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 19世纪末期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著名的剧作家。 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题材登上世纪文学高峰的人。 契诃夫 安东 巴甫洛维奇 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毕业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写作。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一生只活了44岁,但在他25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 相关链接 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凡卡》、《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 契诃夫 俄国的契诃夫 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练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但局限于表达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带着明显的抑郁哀伤的色彩。 相关链接 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凡卡》、《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 契诃夫 俄国的契诃夫 第一部分(1-5):介绍了别里科夫套子式的穿着打扮、生活习惯以及思想性格(特征) 第二部分(6-37):别里科夫的恋爱 开端(6-7):结识华连卡 发展(8-18):发展———漫画事件(8-10)、自行车事件(11-18) 高潮(19-34):与柯瓦连科正面交锋 结局(35-37):恋爱失败 第三部分(38-40):别里科夫之死 相关链接 速读文本,思考:本文写了主人公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相关链接 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概括总结别里科夫怪在哪里并完成表格。 穿着 穿雨鞋、棉大衣,把脸蒙在竖起的衣领里,穿绒衣,戴黑眼镜,用棉花堵住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