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26434

专题03说真话抒真情——“回望岁月的痕迹”作文导写课件(共28张PPT)-高二语文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5942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专题,PPT,必修,选择性,统编,指导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至情至性 说真话抒真情 “回望岁月的痕迹”作文导写 (教材主题作文训练+教考衔接作文训练) 选择性必修下教材同步作文指导 说真话,抒真情 常言说“作文如做人”,是说写文章体现人的修养,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能自欺欺人。“修辞立其诚”,从写作要求看,是指语言表达既要有文采,更应当求“真”,说真话,抒真情。有真诚的态度和情感,文章的技巧文采才有价值。 作文是富有灵性的思维活动,最能体现人的情感与个性。人们热爱经典作品,不仅希望获得启示,也希望通过阅读发现并孕育美好情感,从而成为健全的人。李密《陈情表》陈说的窘迫境况,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刻骨铭心的亲情、爱情记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无不是真情实录,历经千百年,人们仍然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诚。 教材任务 写作的“真”与“诚”,意味着坦诚地吐露自己的心声,真实地记述自己的所思所感。即使思考还不够深入,情感还不免稚嫩,但作为自我心灵的记录,一字一句都有着独特的价值。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获得成长,写作也才能逐步成熟起来。 写作的“真”与“诚”,需要端正对写作的态度。古人曾言,好文章应当是“离目写心,因事而作”(梁萧纲《答张缵谢示集书》),也就是以记叙真实的经历和抒发真实的感受为目的。以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当然,抒发真情,说真话,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在不同情境下,有时可以直抒胸臆,有时需要含蓄委婉。“说真话,抒真情”,主要讲的是情感和态度,至于文学意义上的合理虚构,体现的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也是一种真实,和胡编滥造绝非一回事。 教材任务 一、叙写真事,寄予感情 真实的事情,既可以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作者的所见所闻,还包括所想。只要不偏离此时、此地、此人、此事这“四此”,就可以视为“真”。我们强调写真事并不是反对虚构,只是强调虚构的情节必须合乎实际,合乎事理,合乎自然。如果我们在写作时,把发生在甲同学身上的事移到乙同学身上,这种“移花接木”的方式是可以的。但要明确一点:题材“假冒伪劣”,其蕴含或引发的情感常常是虚假的;题材真实自然,其情感也容易为人所认可。 技法指导 作文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但有时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不到恰当的材料,那就是说必须对自己经历过的事做一定的加工和改造。换句话说,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经历过的。这能不能给人真情实感呢?应该说,虚构也能做到有真情实感,关键是要注意这两点:一是这种事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现实生活中必定会有,别人肯定经历过;二是要模拟相应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仔细地想一想:假如我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会怎么样呢?如果写的是一位老年男子,那么,就不妨借助自己的外公或爷爷,从他们平时的表现中想一想:假如爷爷在遇到这种事时会怎么对待?如果所写的是中年妇女,那不妨借助自己的母亲或邻居的大婶,根据母亲等平时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想一想:她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模拟生活情景,转换人物角色,能使虚构的文章多一点真情实感。 二、拟相应情景,多细节描写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细节不细,这个“不细”,就是指它的作用不小。有一段描写在雨后竹林里嬉戏玩耍的片段作文,之所以说它有真情实感,就是因为它有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如:伸出手,扶住竹竿使劲一摇,“哗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