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30260

1.3《庖丁解牛》课件 (共3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443763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庖丁解牛,课件,34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庄子.养生主》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清字面语意,整体把握“解牛”的过程;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汇句式。 思维发展与提升: 引导学生理解“解牛”的寓意在于谈“养生”。 审美鉴赏与创造: 通过品赏语言,欣赏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挖掘“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关联。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处事态度,结合当下社会文化生活,思考其现实意义 走近庄子 (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 庄子,名周,字子休,(公元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宋国蒙(河南)人。曾经做过漆园吏。他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生活贫苦,学问渊博,善于辩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由于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摒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作品介绍 《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自由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卮言:无头无尾、支离破碎的言辞;重言:一般指叠字)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世学者所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又称《南华经》。 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 《庄子》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 内篇共7篇,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全面阐述了庄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 外篇15篇,是内篇的补充和发挥观点更为明确和具体,对丑恶现实的愤慨表现的更为强烈; 杂篇共11篇,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整体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 《庄子》 共33篇 内篇(7)为庄周所作。 外篇(15) 杂篇(11) 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养生主: 指养生的主要关键。 庄子散文的风格 浪漫主义是其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与先秦各家不同,而独与屈原的楚辞近似,诙诡怪诞,汪洋恣肆。 首先,是大量使用寓言。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井底之蛙等,都是意蕴丰富、妙趣横生的寓言。庄子及其后学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讲自己的哲学观点。 其次,庄子寓言想象丰富,有惊人的夸张和奇妙的构思。 第三、庄子有很高的语言驾驭能力,散文词汇丰富,谴词造句变化多端,描情状物多姿多彩,语言自然流畅又尖锐泼辣,用韵声调铿锵,富有诗意,对后代影响较大。总之,庄子的文章长于说理,想象丰富、妙趣横生,且哲学意味很浓,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1.自由观———逍遥游。 就是绝对自由,这种绝对自由是庄周幻想出来的,是不依赖外界任何事物的绝对自由。不仅如此,还必须摆脱自己身心的牵制,做到无已,只有做到无已,才是天地间的至人、神人、圣人。无忧无虑、无为无能,无祸无患。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庄子》的主要思想 2.人生观———主张养生,做到无过无不及,注重于善与恶之间,使自己的精力和身体不受损害。 为人处世,不把名利放在眼里,无所作为且做到不留痕迹,让人挑剔不出毛病来。与世无争,不用技巧,不用权谋。“山中直树被人砍,人出头地受攻击”,“驼背人,不服役,不征赋,得施舍” 3.政治观———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又说,“主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