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62824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87656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课,新中国,工业化,起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over
(课件网)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自主学习 1、了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背景、时间、基本任务及主要成就。 2、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重要决议及意义。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2分钟,带着问题预习第2课,在课本上标注好问题+答案。 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间: 重点: 成就: 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根本政治制度: 1953-1957年 重工业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壹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 国民党逃跑时掠走的金银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国民政府的搜刮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战争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实施背景 观察下表,说说新中国初期的工业生产水平如何?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实施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实施背景 材料一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对苏联进行了漫长的访问,一个新生的农业大国,给一个天寒地冻的工业大国,送了一份非常特别的见面礼:“山东大葱五千斤,江西金橘一千斤,白菜五千斤,萝卜五千斤,冬笋五百斤,西湖龙井一吨,湘绣被面三十条,枕套六十个……” 材料二 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启程回国,火车上载着大批苏联回赠的礼物,其中以两辆吉斯小轿车最为贵重,……当时中国还不能生产汽车,吉斯是斯大林汽车厂出产的顶级豪车,安装八缸的6.0升发动机,最高时速140公里,档次相当于德国的迈巴赫和英国的劳斯莱斯,在苏联仅国家高级领导人可以乘坐。 据材料说说,从互赠的礼物中可看出中苏两国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建国初,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而苏联工业发达。 材料四: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2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三: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材料三、四可以看出建国初我国工业存在什么问题? 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实施背景 实施过程 阅读教材18-19页,归纳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过程。 1953-1957年 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时间: ②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外部协助: 苏联(1922--1991年) 156个重工业基础项目 材料二: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1949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并且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 许多轻工业的机器,不能制造! 因为没有重工业……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 材料一:“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的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负我们的落后。”“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