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71907

3.5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课时作业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文字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10-0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467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师大,解析,答案,文字版,必修,选择性
  • cover
3.5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下列有关制作小生态瓶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非生物因素无关 B.若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则不能将水装满 C.小生态瓶封闭以后,其内的生物数量会发生变化,最后趋于相对稳定 D.制作的小生态瓶必须是透明且密封的,并给予适当的光照 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就达到了生态平衡。下列与生态平衡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B.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均利于生态平衡的保持 C.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 D.生态平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4.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魁宝,很多古诗词不仅抒发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往往还蕴含着生物学原理。下列对古诗词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具有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之间有相互抑制作用 B.“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说明了低温下液泡中的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中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被植物利用 5.一片森林、一个湖泊、一片草原、一块农田都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尽管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千差万别,复杂程度也各不一样,但它们在结构上有许多共同点。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及其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指组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成分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要维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稳定良好地运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缺一不可的 C.生态系统具有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之间能完成物质能量传递,是一个能自我维持的系统 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一般就越强,受破坏后越容易恢复 6.我国西南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一场人为火灾而遭到破坏,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如表是恢复过程中生态学家收集的相关数据,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合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与过度砍伐之后森林得以恢复的演替类型相同 B.该地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之所以能恢复,除了植物繁殖体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土壤条件也得到了保留 C.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原因是其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上的镶嵌分布更复杂 D.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7.鳅田稻是指在同一块稻田既种稻,又养泥鳅,这样就形成了“水稻护鳅,鳅吃虫饵,鳅粪肥田”的生态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泥鳅吃饵料、泥鳅粪肥田,促进了稻田物质的充分利用 B.水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是流经稻田的全部能量 C.除草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同时也提高稻田的抵抗力稳定性 D.鳅田稻生态系统提高了物质的转化效率和能量的传递效率 8.2019年7月澳大利亚爆发山火,一连烧了几个月,焚烧了数千万亩的土地,不仅将美丽的森林烧成灰烬,也给澳大利亚人带来了无尽的伤感和挑战。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