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93069

【2022年新课标】人音版五下第4课《溪边景色》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4-05-1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2821912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年,新课标,人音版,五下,4课,溪边景色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第三课《你好!大自然》第4课时《溪边景色》 【教材分析】 《溪边景色》是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你好!大自然》第4课唱歌课。本课所选的乐曲《溪边景色》是《第六交响曲》第二乐章,用奏鸣曲式写的,这是一首清新亮丽的田园乐曲。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又叫《田园交响曲》,是以农村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具有田园风味的作品。 贝多芬常常到维也纳的郊外去散步,有时躺在树林中的草地上,有时站在小溪旁边,欣赏着天空的云彩、潺潺的溪流和飞翔的小鸟,如果得到乐思,就记录在笔记本上。贝多芬在提到《田园交响曲》的时候,曾经对他的朋友兴德勒说过:“周围树上的金翅鸟、鹑鸟、夜莺和杜鹃是和我在一块作曲的。”他为这部交响曲加上这样一个注释一“比音画更有感情”。因此,《第六交响曲》不是单纯地对美丽的田园景色的描绘,而是他对大自然的理解以及大自然对他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欣赏作品,体会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二)艺术表现 能鉴赏作品,分析作品的情感,并能哼唱主题音乐。 (三)创意实践 能用乐器、肢体语言简单的表演唱歌曲。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歌曲了解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和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欣赏作品,使学生领略人的精神世界和人对生活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感触。 (二)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教师: 同学们,你们之前了解过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你们欣赏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欣赏这首作品的名字叫作《溪边景色》(书写板书《溪边景色》)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一)聆听音乐 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乐曲,作品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这首作品的作曲者贝多芬的背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和钢琴家之一,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是集古典主义于大成,开浪漫主义于先河的音乐巨人,他的音乐与时代和命运紧密相连,他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溪边景色》作于1807-1808年,这首交响曲表现了贝多芬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挚爱。贝多芬从1792年从波恩来到维也纳,在这里生活了35年,直到1827年去世,他的全部重要作品几乎都在这里写成。贝多芬在维也纳多次搬家,他的墓葬也在维也纳。在值得纪念的贝多芬生活遗迹中,有一处是著名的“贝多芬小路”,这条小道之所以著名,不仅是因为贝多芬常在这里散步,他的第六交响曲就是在这里产生灵感并构思的。这首作品选自于《第六交响曲》,大家了解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第六交响曲》: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又叫《田园交响曲》,是以农村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具有田园风味的作品。 是贝多芬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所谓标题音乐是指音乐具有故事性,情节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