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7.1科学就是力量 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 科学给我们洞察自然界以精确的工具,使我们对自然界产生具有可知性的信念。 科学作为社会事业的发展 公元前6世纪之后 古希腊出现科学探究活动 17世纪 欧洲初步形成 19世纪之后 得到全面发展 今天 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科学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有哪些作用呢? 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 1.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2.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 3. 科学为人类提供了认识自然现象精确而有效的工具 人类对自然界物质组成认识的进化 神话和宗教 “神的创造” 公元前6世纪之后 本原性探索 公元前3世纪 四元素说 17世纪 定义“元素”的概念 18世纪 科学探究 现今 科学的元素理论 (教材173-174页)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中国古代“天圆地方” 毕达哥拉斯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亚里士多德推断地球是个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麦哲伦率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球形的。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现代测绘摄影技术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历程 1803年 道尔顿 实心球模型 1904年 汤姆生 葡萄干模型 1911年 卢瑟福 原子有核模型 1913年 波尔 波尔原子模型 1926年 薛定谔 电子云模型 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 1. 伽利略、牛顿等的科学探究过程 经验主义的科学探究过程 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 2. 爱因斯坦的科学探究过程 理性主义的科学探究过程 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 3. 现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建立猜想和假设 (3)制定探究方案 (4)收集事实与证据 (5)检验与评价 (6)交流和讨论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拦才能的发挥。 科学精神是维系探究的动力 1.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项艰巨的认知活动 徐霞客的探究精神 明代地理学家 《徐霞客游记》 “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 “旅泊岩栖,忍饥耐寒” 徐霞客的探究精神 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在完全没有他人资助的情况下,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地貌考察事业。 袁隆平的探究精神 杂交水稻之父 1960年 粮食饥荒 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不断研究、坚持探索 杂交水稻成功 公民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弘扬哪些科学精神 具有热爱自然的情感 具有求实求真的精神 具有进取负责的精神 具有科学办事的态度 科学精神 课后作业 收集一个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事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