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科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科学就是力量 教科书 书 名:《科学》九年级下册教材 -出卷网-:华东师范大学-出卷网- 学习目标 1. 知道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 2. 知道科学探究是人们认识自然的有效方法。 3. 知道科学精神是维系科学探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课前学习任务 1. 回顾已学的科学史。 2. 查阅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相关资料。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自主阅读书本173-174页的“阅读”材料,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得出人类对自然界物质组成认识的进化顺序。 【学习任务二】 自主阅读书本174-175页的“视窗”,学习两种科学探究方式: 伽利略、牛顿等经验主义的科学探究过程;爱因斯坦理性主义的科学探究过程。 推荐的学习资源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科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科学就是力量 教科书 书 名:《科学》九年级下册教材 -出卷网-:华东师范大学-出卷网- 教学目标 1. 知道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 2. 知道科学探究是人们认识自然的有效方法。 3. 知道科学精神是维系科学探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能举例说明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 2. 能举例说明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 3. 能举例说明科学精神是维系探究的动力。 教学难点: 1. 能举出相应实例说明。 2. 证明在众多的文化中只有科学才为人类提供了认识自然的精确而有效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教师播放视频,更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示近年来中国航天的发展史。 2.师:从2007年10月24日,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奔向月球;到15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如期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目标,从月球带回了珍贵的月壤。 中国探月工程屡创奇迹,飞天揽月梦想成真。这其中离不开科学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一)什么是科学? 1. 科学,就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 2. 科学作为社会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公元前6世纪之后,在西方出现了最早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到了17世纪,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在欧洲初步形成;19世纪之后得到全面发展。在今天,科学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同学们,通过三年来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许多的科学知识,了解了不少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实例。现在大家可以小结一下:科学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有哪些作用呢? (二)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中实例,了解人类对于自然界物质组成的不同阶段的认识。 2. 教师列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1)人类对地球性状的认识 中国古代认为天圆地方。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设想。过了2个世纪,亚里士多德推断地球是个球体。这是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如今,我们从太空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 (2)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历程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实心球模型。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后提出了葡萄干布丁式结构模型。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的结构模型。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1926年奥地利学者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 (三)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 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探究过程 2. 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过程 3. 现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发现并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探究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交流和讨论。 (四)科学精神是维系探究的动力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徐霞客的研究精神) 2. 教师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