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信息科技 四年级下册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3课《文档整齐又美观》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核心素养内涵第一条信息意识中提到的:“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感知力,熟悉信息及其呈现与传递方式,善于利用信息科技交流和分享信息、开展协同创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评估数据来源,辨别数据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里面提到在日常学习中具备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下册的第3课。本课是编辑和美化文档的启蒙知识, 学生除了应该了解文档的概念, 还要学会编辑文字及初步认识美化文档。 这些操作技能为学生学习后面的内容奠定结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习惯创造了有力条件。 2.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本学期第一次接触文档编辑, 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但缺乏学习的持久性,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自控能力不强。同时,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兴趣很浓, 对计算机很好奇。上课过程中只要能充分抓住并利用好这一特点, 将讨论、娱乐适当蕴含于课堂,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3.学习目标确定 1、掌握设置文字颜色和字形的方法。2、学会调整行间距和段落间距。3、初步具备文稿审美的意识。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调整行间距和段落间距。 难点:保存和另存为的区别和应用。 5.学习评价设计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进行评价。 学生自评:学生是否经过学习提高了已有的认识,能够掌握调整对齐方式、字体设置、行距调整等基本操作。 生生互评: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补充、实际操作。 6.学习活动设计 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或评价目标课堂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报纸、杂志、电子新闻等图片材料,大家一起欣赏并找出它们的特点。 师:这些漂亮的报纸、杂志、电子小报是如何制作的呢,大家想自己创作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程。学生交流,预设回答:标题字体明显,文字整齐,有图片,文字颜色不一样等。特别期待自己创作。 采用讨论的方式导入的方式引出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环节一 打开文档任务一:1、师:如何打开已保存的文档?请同学自学书上第16页,打开文档。 2、小结:打开文档的方式有三种,分别为用wps左边“打开”功能来打开,在文档上点右键打开,直接双击文档来打开,讨论哪个方式更为简洁有效。 学生交流,预设回答:会,双击鼠标左键打开。 学生观看实物图片,听教师讲解计算机强大功能。 通过自学实践,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成为新时代科技人才。环节二 设置段落对齐师:对齐功能使文章的格式变为标准、规范。大家从开始菜单里面找出老师展示的功能区域。 任务二:请同学自学书上第18页,对文档标题及作者进行对齐调整。 学生自行从文字处理软件界面找出对齐功能。 学生尝试使用对齐功能操作。 经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对齐功能。通过实际操作,教师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环节三 设置字体和字号1、任务三:请同学自学教科书第 19 页,设置文档中标题和正文的字体、字号。自学指导: (这里老师给学生提示) 2、什么叫选定?在第一个文字左边单击, 然后拖动鼠标,指针所滑过的文 字就会被选定, 这个操作叫选定。 3、文档中的很多编辑工作都需要先选定文字再执行操作命令, 这也称为 “先选定再设置”原则。 4、教师演示操作步骤: 打开文档,在标题的左边单击,按住鼠标左键拖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