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99554

1.2数学模型可以表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沪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9-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305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答案,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
  • cover
1.2数学模型可以表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B.组织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恒定不变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 2.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B.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 C.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 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 3.“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O2是人体所需的,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CO2、尿素均不是 B.“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C.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D.“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下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正确的是(  ) A.X是人体内化学反应进行的主要场所 B.Y中物质可与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反应维持pH稳定 C.Z是各种淋巴细胞生活的唯一环境 D.X、Y、Z处理化性质的稳定只依赖神经-体液调节 5.部分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离子浓度、酸碱平衡和血液中肝酶含量方面可能会偏离正常范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改变会影响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 B.血氧饱和度下降和酸碱平衡失调都和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功能受损有关 C.注射用的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质量分数浓度相等 D.血浆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6.下列病症或疾病与稳态失调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感冒发热,食欲不振———体温过高,酶活性过高 B.尿毒症———尿素等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 C.中暑———机体丢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导致水盐平衡失调 D.高原反———机体散热受阻,使散热量小于产热量 7.脑脊液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缺氧条件下,氧气浓度由低到高为神经细胞<脑脊液<血浆 B.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可以与血浆之间进行物质运输 C.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循环通路受阻会导致颅内压降低 D.细菌性脑膜炎会导致脑脊液中的淋巴细胞数目增多 8.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不再发生变化意味着内环境达到了稳定 B.组成内环境的所有溶液中均含有CO2、神经递质以及血红蛋白 C.组织液渗入血浆的溶液体积和血浆渗入组织液的溶液体积是不相等的 D.抗体的合成、释放以及与抗原的结合均发生在内环境中 9.“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醉氧的发生与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关 B.呼吸酶和氧气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醉氧表明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1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个系统互相协调共同参与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C.长期饮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