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05763

三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第二单元《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知识点总结与练习+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4-05-1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1559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三年级,总结,PPT,38张,课件,练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六课《仙人掌与莲》 1.四季常青绿,只是花开难。摊开一只手,尖针已扎满。这个植物是仙人掌。 ○第六课 2.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这个植物是莲。 ○第六课 3.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帮助仙人掌适应沙漠环境。 ○第六课 4.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第六课 5.植物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果我们改变了植物的生长环境,可能会危及植物的生命,因此我们要保护好植物的生长环境。 ○第六课 第七课《燕子南飞》 1.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对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每到天气渐暖的春天,燕子又成群结队地从南方返回北方,这就是迁徙。 ○第七课 2.燕子一般在秋天天气变冷时迁徙,迁徙路径是由北方到南方。 ○第七课 3.燕子喜欢生活在温暖的地方。 ○第七课 4.古人说:“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我国人民对于鸟类的爱护有着悠久的历史。 ○第七课 5.迁徙是鸟类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一种积极适应的本能,鸟类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食物的短缺。 ○第七课 6.燕子在迁徙过程中主要在白天寻找食物,夜晚飞行。 ○第七课 7.燕子在繁殖地主要进行求偶、筑巢、孵化、育雏等活动。 ○第七课 8.燕子在越冬地主要进行生长活动。 ○第七课 第八课《动物的换毛与换羽》 1.针毛长而坚韧,具有保护作用。 ○第八课 2.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保温性强。 ○第八课 3.冬季,动物的绒毛会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第八课 4.雷鸟的毛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第八课 5.在冰天雪地的地球北极,北极熊能正常生存。 ○第八课 6.动物的体型大小与散热快慢有关系,体型大的动物散热慢,体型小的动物散热快。 ○第八课 7.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将放大镜靠近所要观察的物体,沿着眼睛和物体的直线方向,缓慢移动放大镜,直到观察到清楚的物体为止。 ○第八课 8.冬天天气寒冷,绵羊换毛时,绒毛增多,保温性更强,可以抵御寒冷。 ○第八课 9.在冬天会换毛的动物有:绵羊、北极熊、狼、狗熊、马、牛等。 ○第八课 10.像雷鸟这样,为了适应生活环境,避免受到天敌攻击而具有与环境相似的色彩,被称之为保护色。 ○第八课 11.体重最小的马来熊散热快,能抵御炎热,适宜生活在东南亚。体重居中的黑熊散热能力居中,适宜生活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第八课 12.为了适应冬季寒冷的环境,动物有很多方法,比如增厚脂肪、冬眠、躲藏、储存食物、产卵等。 ○第八课 第九课《动物的特殊感官》 1.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 ○第九课 2.鱼的侧线在鱼身体的两侧,由许多小孔组成。 ○第九课 3.蝙蝠的视觉不发达,但能借助“回声定位”在黑夜中捕捉飞蛾。 ○第九课 4.响尾蛇的眼睛对光线一点儿都不敏感,然而它却能敏捷地捕食田鼠和其他小动物。科学家发现,响尾蛇有一种特殊器官,被称为“热眼”。 ○第九课 5.蝙蝠在黑夜中捕捉飞蛾时需要喉、耳朵的参与。 ○第九课 6.蝙蝠飞行时,常常是张着嘴的,如果堵住它的嘴巴或耳朵,它便会撞到墙上。 ○第九课 7.绝大多数的变温动物都可以感受到红外线。 ○第九课 8.“热眼”的仿生学应用有红外成像仪、红外传感器、响尾蛇导弹等。 ○第九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