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19831

【精品解析】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考前复习卷(四)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5248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
    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考前复习卷(四) 一、选择题 1.(2023七上·雷州期末)晓敏同学在百度上搜素主题学习资料,找到以下内容,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 【外文名】: The Silk RoA.D. 【开创期】:西汉 【终点】:大秦(欧洲古罗马) 【引进物种】:葡萄 石榴 核桃 苜蓿等 A.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B.丝绸之路上的交往 C.中原物种丰富 D.有效管控西域 2.(2023七上·雷州期末)2023年春,新冠的“硝烟”刚刚消散,我们又迎来了甲流的“侵犯”。有网友说,医圣张仲景感冒6大方,可全方位击退甲流。那我们可通过(  )查阅感冒6大方。 A.《论语》 B.《资治通鉴》 C.《史记》 D.《伤寒杂病论》 3.(2023七上·雷州期末)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源于齐国和鲁国这两个重要的诸侯国。齐国是姜子牙因其辅佐周武王有功而取得的封地,鲁国是周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地。可见周初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A.功臣 B.宗亲和功臣 C.宗亲 D.前朝君王的后代 4.(2023七上·雷州期末)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jī),由王室直接统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许多诸侯,各建邦国。诸侯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 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实际是其他一些较强大的部落或方国的首领。诸侯对天子保持着臣属的关系,要承担各种义务。由此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 A.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 B.巩固原来商朝的地区 C.保证兵源充足 D.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5.(2024七下·期中)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戈舟未过彭城阁,义旗已人长安宫。”与诗句描绘相关的是(  ) A.贞观之治 B.大运河开通 C.安史之乱 D.隋朝的统一 6.(2024七下·期末)“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这场动乱是 (  ) A.大泽乡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7.(2024七下·期末)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小亮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 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B.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8.(2024七下·期末)据统计,仅在明朝永乐年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东南亚及非洲国家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平均每年十余次。其中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他们在遗嘱中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这说明(  ) A.明朝政府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B.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 C.朝贡贸易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 D.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9.(2024七下·期末)《清史稿·圣祖本纪》中曾记载“康熙二十三年正月,罗刹踞雅克萨、尼布楚二城,饬断其贸易,萨布素以兵临之。”该事件指的是 (  ) A.土尔扈特部回归 B.抗击沙俄的侵略 C.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0.(2023八上·苏州期中)1915年末,袁世凯决定第二年登基。蔡锷与梁启超宣誓讨袁,一个用枪,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云南、贵州相继宣布独立。袁的两员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均称病,婉拒就任征讨护国军的统帅。材料表明(  ) A.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B.军阀割据争抢地盘 C.维新人士领导讨袁 D.二次革命武装反袁 11.(2023八上·雷州期末)《清史稿》记载:“(1874年) 海防议起,直隶总督李鸿章、船政大臣沈葆桢请开采煤铁以济军需。上允其请,命于直隶磁州、福建台湾试办。”该史料叙述的是(  ) A.近代民用企业的开办 B.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 C.北洋舰队的初步建成 D.民族资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