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45586

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四)——在那遥远的地方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5-05-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98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案,地方,远的,在那,人教,音韵
  • cover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唱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授课时间: 课型:唱歌 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演唱、欣赏歌曲,引导学生了解哈萨克民歌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艺术表现:通过听赏和演唱,引导学生积累对音乐的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进一步发展点击基础。 创意实践:引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演唱歌曲,并主意换气的位置,结束句七度大跳上行的音准;引导学生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文化理解:感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王洛宾及其作品的简介,演唱歌曲时气息控制、咬字、吐字的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歌曲音准、节奏、乐曲风格的结合与把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 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回忆《青春舞曲》,再现王洛宾 教师活动: 1、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这段视频,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曲作者是哪位作曲家? 播放我们之前学过的歌曲《青春舞曲》,这首歌曲的曲作者王洛宾。关于王洛宾,你了解多少呢? 教师总结【王洛宾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有“西部歌王”之称,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春舞曲》《达坂城的姑娘》等。】 学生活动: 1、思考、回顾旧知 活动意图: 通过《青春舞曲》让学生回顾旧知,再次重现王洛宾作品,为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打下基础。 环节二:了解新知教师活动: 1、作者简介 王洛宾是现代中国第一个用汉语编写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间歌曲的汉族音乐家。“世界上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王洛宾的歌”。 2、介绍创作背景 这首歌是六十多年前在青海写的,流传很广,从国内唱到国外。这首歌的写作动机,是我半个世纪以来的秘密。当时我二十六岁,曾悄悄爱过一位千户长的女儿卓玛姑娘。我们在酒会上对过歌,在草滩上赛过马,夜里俩人同坐在一匹马背上看过电影,相处三天,我便陪同电影队离开了海边,这首歌是坐在骆驼两个驼峰之间写出的。       ———王洛宾自述   3、新课欣赏与学习 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由王洛宾作词作曲的一首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是哈萨克民歌,说到青海,同学们印象中的青海了解有多少呢? (青海湖-中国第一大内陆湖,青稞酒-有美味的青稞酒,耗牛藏羚羊-有我国珍贵的自然保护动物耗牛和藏羚羊),啊你们的知识真渊博,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音乐的脚步走进青海,感受青海的民歌风情。学生活动: 1、进一步了解王洛宾 2、初听欣赏 3、了解青海人文风貌 活动意图:了解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王洛宾创作作品的背景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环节三:歌唱学习 教师活动: 1、同学们想不想学习这首歌曲呀? 首先我们聆听一遍歌曲,在聆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 (师问生答,同学们听的真认真,教师总结)【音乐情绪优美抒情】 【下面请同学们朗诵歌词,分析歌词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使用反复记号,用同样的旋律,不同的四段歌词来表现,使歌曲朗朗上口。 歌词的前两段用形象的比喻赞美姑娘的美貌,后两段则表达青年对姑娘真挚的爱情。 请听老师来范唱一遍歌曲。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试着加入歌词演唱歌曲的第一、二段,注意运用正确的发声方式、演唱姿势。】请大家腰坐直,口腔打开 2、请同学们观察歌谱,找出旋律中出现的变音记号,这个变音记号的名称与意义是什么? 对,是升高半音记号。板书# 我们一起练习变化音的乐句,请同学们跟唱。 同学们唱的不错,请观察结束句出现了什么记号?对延长音记号,板书。它示要延长原本音符时值的一倍。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演唱第三、四段,注意结束句的音高和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