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54368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下22.3_《植物的主要类群》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0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339880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师大,初中,生物,八下,22.3,植物的主要类群
    22.3 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北师大版第22章第3节内容,教学内容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生活环境、常见类型、主要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知识点比较容易理解。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植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不清楚植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也不清楚各类群的结构特点。同时,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观察、理解、判断的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这些能力。引导学生对植物实物、图片等进行观察,比较归纳出各植物类群的结构特点,及差异。 三、课程标准分析(2022版) 1、内容要求: 大概念2 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概念:2.1 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需要以生物的特征为依据 2.2.2 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到种子植物,逐渐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植物繁殖过程逐渐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2、学业要求: 核心素养 学业要求(或学习目标) 生命科学 进化与适应观 通过学习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认识植物从低等到高等,逐渐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植物繁殖过程逐渐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科学思维 尊重事实证据,崇尚严谨求实,对既有观点和结论进行审视、质疑包容 通过观察葫芦藓、肾蕨,植物图片,描述每种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归纳不同类群植物的区别; 探究实验 科学观察、科学探究 … 态度责任 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通过学习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从而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行为。 3、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②难点: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结构特点。 三、设计思路: 本节从一次时光旅行,开启植物天堂的故事。将植物的进化历程贯穿全文,作为故事线将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串起来。逐一讲解,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加入观察活动、自主学习活动、说一说活动使得课堂内容更丰富有趣。学生跟着植物进化的历程,逐步认识到植物从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到种子植物,逐渐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植物繁殖过程逐渐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繁殖策略越来越有效。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相关图片和视频,葫芦藓、肾蕨、松果等植物实物。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地球不仅是颗蓝色的星球,也是颗充满绿色植物的绿色星球。让我们从一次时光旅行,开启植物天堂的故事。 地球在46亿年前形成,此时的原始地球是一个烈日似火,地表熔岩滚滚,火山喷发的世界。 38亿年前左右原始海洋中出现原始生命。 渐渐的,一种蓝藻细菌开始学会利用二氧化碳、水和阳光,制造生命所需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这个被称为光合作用的过程,为植物世界打开了大门。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下降,地球上浅海广阔,水中出现了大量的藻类植物。 认真听讲 创设时光旅行的情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顾藻类植物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主要特征、生殖方式、代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回忆并回答藻类的生活环境、主要特征、生殖方式、代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复习巩固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由于造山运动使陆地增多,局部气候干燥,生物开始由水中向陆地发展。植物登陆,苔藓就是陆地最早的拓荒者之一。 教师组织活动:观察苔藓植物葫芦藓,描述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学生观察完后汇报所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教师补充讲解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40-41页,自主学习苔藓植物,在课本中划出它们的生活环境,常见种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逐一讲解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常见种类,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观察葫芦藓,汇报所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 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